中學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工作總結

2.立足常規德育工作,在德育活動中營造校園德育文化。

為了實現“培養行為文明、處事理性,樂於奉獻、勇於擔當高素質可持續發展的學生”的德育目標,在日常生活中對學生進行長期的習慣養成教育。“一滴水可以見大海”,一期以來學校努力從小處著眼,從小事著手,常規德育常抓不懈,培養學生行為文明、處事理性的公民素質;學校努力從心靈入手,責任教育催生崇高使命,培養學生樂於奉獻、勇於擔當的社會責任感。學校開展多種德育主題活動,為學生創造了一個體驗與感悟、內化與升華的環境。

⑴安全教育常抓不懈。

一期來,學校高度重視安全工作,分別召開了兩次全校教師參加的學校安全工作專題會議,一次全校教師參加的消防知識講座,三次全校師生參加的學校安全工作的國旗下講話,一次全校師生參加的消防安全疏散演習。學校組織這些會議、國旗下講話、講座、疏散演習活動的目的是通過這些活動,進一步增強對災害風險的防範意識,提高師生面對緊急事件的處理能力,掌握基本的消防技能和自救逃生技能,保障廣大師生的生命安全。

⑵不斷強化學校核心價值觀。

通過辦學第一年的探討和反思,學校確定了“誠、正、勤、健”的校訓,“誠、正、勤、健”作為學校的核心價值觀成為了學校的文化內涵,並通過國旗下講話、主題班會、課堂等途徑不斷向學生及教師心靈滲透並得到了師生的一致認可,並在學校德育工作實踐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⑶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

新課程倡導品德教育要回歸學生生活,為了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學校嚴格依照程式於9月組織了本年度學生幹部換屆競選活動,有效地促進學校各項團(隊)學工作的順利開展,進一步加強了學生幹部隊伍建設,彰顯了“培養行為文明、處事理性、勇於擔當、樂於奉獻,高素質可持續發展的學生”的培養理念。

3.開發整合德育資源,加強學校家庭聯繫,不斷提高德育品質。

深入做好“家長滿意學校”工作,密切家校聯繫,讓家長、社會滿意。繼續通過家長會、家訪、致家長信、“家校通”簡訊平台等多種形式,加強學校、家庭、社會的溝通和聯繫,取得家長的信任和理解,確保了學校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增強了德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學工處和教務處著重研究了家長會的新形式,採取年級家長會、班級家長會和分層次家長會相結合的形式,提高會議的針對性;加大教師家訪的力度,增進理解和信任,提高家校教育的合力。

(二)抓好主題活動,講究活動實效,彰顯學生素質。

1.傳統文明教育主題活動。

在傳統文明教育主題活動中,我們緊緊圍繞革命傳統教育和傳統美德教育開展活動。我們組織開展了主題班會競賽、主題板報比賽、“月亮島志願者”活動、誠信考試、校內“希望工程捐款”活動、“國旗下講話”、為創建“綠色校園”開展清理口香糖活動、寢室美化大賽等等,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來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其中“月亮島志願者”活動開展得非常成功,11月13日學校志願者在月亮島進行的“珍愛環境,永續勝景”公益環保活動得到了《瀟湘晨報》記者的全程採訪,《瀟湘晨報》以《你丟在月亮島的垃圾  孩子幫你撿了》為題大篇幅的報導了此次志願者活動,12月xx教育電視台進行了專題電視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