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新課標》心得體會

趙紅艷

為期三天的培訓,我受益匪淺。從老師們透徹的分析中,我更加了解到新課程標準對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之重視。我也再一次更清晰的認識到國小語文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它是兒童學習母語、運用母語的教育。因此,我們的語文課應上出以下幾個特點。

一、體現語文味

所謂的語文味即是語文的文學藴味,包括語文、文學、形象、構思、意境、哲學、情趣等藴味,即語文美。

首先,語文教學必須從語言文字入手,引領學生對語文作品反覆涵詠體味。給學生創造充分閱讀的時間,讓學生在琅琅書聲中,用心靈去擁抱語言,和作者的心靈直接對話,在思維和情感的強烈震撼中領會作者偉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教師引導學生反覆朗讀、大量閱讀、細細品讀、深情誦讀中反覆涵詠體味,讓學生領會語言文字之美。

其次,要圍繞“語文本體”引導學生在充分的思維空間中,多角度、多層面,甚至是有創意地去理解、欣賞作品,產生對文本的情感美、語言美、形象美、構思美、意境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認同與讚賞,並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創作欲,從而更加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

二、體現兒童味

國小的語文是兒童的語文。語文教師的任務,主要不是教導學生和控制學生,而是通過文本向學生提供一個更活躍、更開闊的語文實踐平台。在“還”的過程中,語文教師應該自起至終、自覺自愿地成為學生實踐的組織者、服務者和幫助者。激發學生的閱讀願望和激情;洞察學生在語文實踐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障礙;誘發學生作為一名讀者的發展和創見;帶領學生經由語文課走向一片新的語文天地。更重要的是凸現兒童的主體地位,把兒童的精神融入語文課,讓童聲、童心、童趣在老師的喚醒、激勵和鼓舞中真實體現。在教學中,我們要尊重兒童的原始表達,要體會語言的真意,要讓兒童真情流露,尊重兒童的語文世界,上出兒童味來。

三、體現個人味

語文課的語文味,一般是說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理教材、組織教學活動、選擇教學手段、運用教學語言以及教師的儀表風度等諸種因素,凝聚之後顯示出來的審美風貌,審美風貌表現為真、誠、新。這種審美風貌體現於教學的全過程,並為學生所品評體驗,或深或淺或長或短地吸引著學生。古人云:文如其人。今人說:上課如作文。正如大自然里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樣,世界上也沒有兩個個性絕對相同的教師,即使他們的年齡、學歷相同,但每個人的性格、氣質、感情、特長等總是千差萬別的。那如何使語文課富有個人味呢? 

第一、教學時做到“胸中有書,目中有人”,也就是教材要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

第二、突現優勢,形成個性化教學風格。即突出“人無我有”,在語文課上顯出與眾不同的個性。

作為一名長年奮戰在一線的語文教師,我會迎著新課程改革的春風,乘著執著的疾馳列車,在探究的道路上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