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土地法心得體會

土地是民生所系,萬物之源。國土資源不僅是經濟建設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更是維護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重要調控手段,是維護人民民眾利益和社會穩定重要的保障條件。國土資源問題關係到國家發展的巨觀戰略,關係到社會經濟發展的全局。我國是一個土地大國,幅員廣大、地域遼闊,但我國並非一個土地強國,人多地少是我國的基本國情。目前,中國耕地面積只有18.51億畝,人均耕地僅有1.43畝,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近7年來,全國耕地減少了1億畝,占全國耕地總量的5%以上。其中,生態退耕62%,農業結構調整18%,建設占用14%,災害損毀6%。由於人口分布不平衡,我國至少有1/3的省市人均耕地不足1.05畝,有666個縣低於聯合國制定的0.75畝的警戒線,463個縣低於人均0.45畝的危險線。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xx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黨的xx大精神的核心是科學發展觀,而科學發展觀的一個重要內涵即是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就要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處理好經濟建設、人口增長與資源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我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生態環境承載能力弱,這是基本國情。特別是隨著經濟快速增長和人口的不斷增加,能源、水、土地、礦產等資源不足的矛盾越來越尖銳,生態環境的形勢十分嚴峻。高度重視資源和生態環境問題,增強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之一,也是中華民族生存與長遠發展的大計。

堅持科學發展觀要求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土地。而要保護土地,我們就必須要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以下簡稱《土地法》),因為它是我國土地政策的集中表現,是土地利用和保護的根本法律保障。作為基層維穩部門,我們肩負著維護社會穩定和為基層黨委、政府提供法律服務的功能,這些功能決定了我們有必要學習好《土地法》,了解我國的土地政策,掌握土地利用和保護的具體制度。今年也正值我國土地法制定20周年,因此,加強對《土地法》的學習和宣傳意義重大。

《土地法》的第一章總則部分明確規定了我國的基本土地制度和政策。《土地法》第一條就開宗明義地指出我國的基本土地政策,即維護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保護、開發土地資源,合理利用土地,切實保護耕地,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土地法》第三條進一步強調,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全面

規劃,嚴格管理,保護、開發土地資源,制止非法占用土地的行為。為了貫徹這一政策,《土地法》詳細規定了土地管理和保護的具體制度、各級政府和土地管理部門的監督檢查職責、違反土地管理和保護制度以及政府部門未能履行監督檢查職責的法律責任,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土地管理和保護的法律體系。

一、堅持保護和保障相結合的原則,切實保護和合理利用土地

在《土地法》中最為強調的是對土地的保護和合理利用,特別是對耕地的保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指出,要大力節約和集約利用土地,堅持實行最嚴格的土地保護制度。保護和合理利用土地也是實踐報告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為了加強對土地的保護,合理利用土地,《土地法》第三章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依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整治和資源環境保護的要求、土地供給能力以及各項建設對土地的需求,組織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要求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編制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應當確保本行政區域內耕地總量不減少。同時《土地法》還規定了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分級審批制度、國家土地調查制度和國家土地統計制度等來實現對全國土地利用狀況的掌握和控制,以切實地加強對土地的保護,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為了實現對耕地的特別保護,《土地法》用整個第四章規定了耕地保護的相關政策和制度。《土地法》 第三十一條規定國家保護耕地,嚴格控制耕地轉為非耕地。國家實行占用耕地補償制度。非農業建設經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墾多少原則,由占用耕地的單位負責開墾與所占用耕地的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土地法》第三十三條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嚴格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畫,採取措施,確保本行政區域內耕地總量不減少。這些規定都確保了對耕地的特殊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