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長報告學習體會:中國夢,中大夢,生科夢

在xx-xx學年上半學期即將結束的時候,我們迎來了羅xx校長成為xx大學的新校長。這一訊息不僅鼓舞人心,也迅速成為我院同學間熱議的話題。新校長的到來引起每一位中大學子的關注,期待著新校長對中大的理解、對中大的發展規劃以及與同學們的互動。

新學期伊始,我們等到了新校長的聲音!一周前,xx校區舉行了xx年春季工作會議,會議圍繞“xx”規劃和xx年學校工作部署的主題進行了研討。其中,羅xx校長做了題為《凝聚共識、主動發展,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報告。在報告中,羅校長對未來學校工作的規劃尤其引人思考,其中“從哪來”、“到哪去”、“怎么去”的規劃思路在同學間引起了熱烈的討論。有同學驚訝於新校長對學校的新定位,也有同學感慨於羅校長的理性思考和務實措施,為羅俊校長喝彩點讚的聲音不在少數。

我仔細研讀了羅校長的報告,深有感觸。這篇報告最打動我的地方是“從哪來”的部分,也就是對中大現狀的解讀。身為中大學子的我,在外談起母校時,都將母校定位成“國內一流大學”或者說“國內前十”,背後的潛台詞是“中大在國內很強”。然而,當羅校長明白直接地指出“中大與第一方陣大學的差距是全方位的,屬於第二方陣的排頭兵”的時候,我內心不僅沒有驚訝,反而有種鬆了口氣的感覺,就像有一位兄長把我一直不敢正視的問題溫和但堅定地指了出來,並且告訴我要如何去解決這一問題。認清學校目前所處的現狀是困難的,不管是大學還是高中,出於一種普遍的自豪感,大家總希望自己的母校是優秀的,而無法客觀、準確地認識到學校的基礎和情況。這種對母校的盲目熱情,並不能幫助中大和中大學子進步,反而在長期自欺中磨滅了進取的決心。所以說,這種盲目維護母校的心態和做法必須被我們理性抑制,而且還要看清中大跟國內真正一流大學(如北大、清華)的差距所在。在高等教育院校的各項指標中,包括全國重點學科、位列前列的專業、院士數量、科研經費等等,都與第一方陣大學有著較大的差距。認清現狀雖然帶來一定的陣痛,卻也激勵了中大學子已然有些麻木的神經,我們將沉著理性地奮發學習和工作,目標直指國內乃至世界的一流大學行列!

當然,學習羅校長的報告的同時,我也下意識地將其中的內容與生命科學大學院的現狀和未來聯繫起來。在看到我院不足的同時,我也看到了生科院的不懈努力和取得的成果。生科院已有國家級重點學科5個,國家級教學科研機構9個,在生態學、細胞生物學、幹細胞等領域已經逐漸形成了成熟的科研平台和學科群。那么,在已有成果的基礎上,我們要如何戒驕戒躁繼續發展呢?我留意到,羅俊校長此次的報告中對“怎么去”有著明確而詳實的闡述。第一,報告指出應由外延式發展向內涵式發展轉變,由常規發展向主動發展轉變,由文理醫優勢向文理醫工各具特色、融合發展轉變。生科院也應進一步協調學科發展,整合設備資源和師資力量,主動與文科理科工科醫科尋求共同發展——例如與數計院進行生物建模合作,與中山醫加強癌症與神經性疾病的交流探討,與政務院共同發起生態治理的項目,等等。這些主動發展的意識和姿態,都將為生科院以及中大各學科的共同發展作出貢獻。第二,羅校長提出樹立“大團隊、大項目、大平台”的基本思路,也非常值得生科院學習借鑑。我院面臨著跨校區辦學的難題,教師之間甚至教師和同學之間的學術交流一直困擾著生科院師生。在“大團隊、大項目、大平台”的思路下,注重師資力量的不斷培養和輸送,整合各校區的實驗平台,由優秀師資作為大團隊,承擔學科大項目,建設科研大平台,繼續為爭世界一流的生命科學學院而孜孜不倦地奮鬥!

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是在新時代中國夢下,每一位中大師生的“中大夢”。中大聽到了新校長的聲音,中大也聽到了每一位莘莘學子翻騰的決心,期待在羅俊校長的指導下,我校能邁上一個新的歷史台階。90年風雨兼程,新世紀奮起直追,“中大夢”雖道阻且長,但只要一步一個腳印,必能眾志成城,蔚為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