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幹部的心得體會

鄉鎮是行政層級的末端,是黨執政大廈的地基。我有幸做為一名鄉鎮幹部,工作十年來和廣大民眾的打交道中有了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現與萬千基層幹部一起分享。

乾工作既要“人情世故”,更要“堅定原則”。基層幹部身在基層一線,直接面對民眾,所以密切聯繫服務民眾的重任就落在你我身上。更何況黨的民眾路線就要求我們從民眾中來到民眾中去。一名幹部,就要是一面旗幟;一個黨員,就要是一位先鋒。我們不僅有幹部身份,更要有民眾底色。放下官架子,擺正身段子,在增進與民眾的感情上多下功夫,既要“人情世故”,更要“堅定原則”:我認為“人情世故”是和民眾打成一片的前提,它能讓生活和工作融合,那就是要把民眾的生老病痛看在眼、記在心,尋找時機多關懷、送溫暖,自然而然民眾就會把你看成自己人甚至是親人。於是我就和民眾互動,碰到問題一起來出謀劃策,就會讓困難越來越少、阻力越來越弱,使得政策到位、工作落實、任務完成變得輕鬆容易起來。但個別民眾在只為個人利益考慮時也會靠近你、拉攏你,甚至收買你,要你給予照顧時,一定要會劃清原則和人情的界線,處理好公與私的關係,在黨性原則問題上絕不讓一寸、後退半步。那么你我就會得到民眾信任、獲得民眾點讚。

乾工作既要“苦口婆心”,更要“甜嘴公心”。民眾是個大群體,各式各樣的人從事各行各業,懷著各自的需求要讓你我去服務;民眾整體的素質還是參差不齊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接受能力比較差的事實要讓你我去化解。過去的“苦口婆心”工作方式和耐心不能拋棄,現在的“甜嘴公心”工作技巧和愛心更要流行。“甜嘴”是溝通時掃除障礙的利器,正如“良言一句如春風,吹進人心化堅冰”。 我一是主動和民眾打招呼,把民眾看成自己的親人來稱呼,先尊重民眾必得民眾尊敬;二是把生硬的政策儘量的用民眾樂於接受的方式講出來,做到入鄉隨俗、如蜜如餞的語氣很重要,往往事半功倍。但“甜嘴”如離開了“公心”這個基礎,民眾就會評價為“口蜜腹劍”,反污了個人以及黨和政府的形象。我一直秉持為民為公的理想信念來涵養或調整出自己的好心態:“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苦不苦想想紅軍二萬五”;“比比下崗職人和農民工”;“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狄更斯曾言:一個健全的心態,比一百種智慧更有力量。只要擁有一顆小小的“公心”,那么任何困難都會給你我讓步。

乾工作既要“多面手”,更要“專一招”。上面千條線,你我就要是個“多面手”,爭取做個“全科幹部”。 幾十年來我們鄉鎮的核心工作是計畫生育和社會維穩,到現在重心轉移到了美麗鄉村和生態文明建設上,工作政策性越來越強,工作對象的要求越來越高,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寬,這些事實和形勢壓迫你我“學習上要不知足,工作上要知不足”。同時,下面一根針,你我要“專一招”,爭取做個“專武幹部”。“ 專一招”專在“實”字上。千忙萬忙,不抓落實都是瞎忙;千條萬條,不去落實都是“白條”。所以要自覺踐行“三嚴三實”,在“抓落實”和“善落實”上用“踏石留印、抓鐵留痕”的堅韌及專注去重實際、講實話、做實事、求實效、得實績,讓工作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經得起民眾的評判。

乾工作既要“問題意識”,更要“過程哲學”。為人民服務是我黨的宗旨。在為人民服務中要有“問題意識”,更要“過程哲學”:農保地紅線和農村宅基地需求、農村醫療合作與農村醫療資源、農村留守兒童教育、農村養老服務、農村開發和利用等等的問題,不僅需要你我正確的去面對和思考,更要去正確的引導民眾:歷史無非就是問題的消亡和解決,現實也無非是問題的存在和發展。正如恩格斯所說,“世界不是一成不變的事物的集合體,而是過程的集合體。”我們固然有“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但也不能期望萬年之事、朝夕解決。如山西右玉十八任縣委書記一張藍圖、一個目標,讓不毛之地變成塞上綠洲,就是“過程哲學”的最好註解。但個別幹部只求政績,恨不得什麼問題都在他手中解決,開空頭支票、喊誇張口號、求“一招靈”的萬能良藥,做起秀來是“短、平、快”, 污了黨員形象、害了地方發展、壞了國家建設。我直面問題,做一分是一分、做一寸是一寸,今天變一點,明天再變一點,持續地進步,讓民眾看到和感到發展還是大有希望的。

風雨多經人不老,關山初度路猶長。我工作十年,調過四個鄉鎮,乾過後勤、社會綜合治理、司法、信訪、禁毒、計生、人民武裝等工作,這些經歷不斷的豐富和充實自己,讓我也獲得過市級和縣級的一些榮譽。但金杯銀杯不如民眾的好口碑,所以我還會一邊工作一邊總結,時刻鞭策和完善自己的行為,努力用好心態、好思維、好眼光、好身手在基層的大舞台上繼續做點實事、發點熱光。

查看更多:
2024年基層體驗生活心得體會範例
基層管理拓展訓練心得體會
基層黨員紀律教育月學習心得體會
基層公務員學習三嚴三實心得體會
赴基層掛職鍛鍊的體會與收穫
基層幹部落實“三嚴三實”學習心得體會
基層幹部學習三嚴三實心得體會
精選基層幹部三嚴三實學習心得體會
基層黨組織如何推進依法治國
基層建設年參觀點觀摩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