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研究報告

貴己 識

求索創新 勇毅、求索 創新教育 創造、競爭意

勤勞節儉 節約、勤勞、戒奢、 艱苦奮鬥教育 效率、效益意

樸素 識

見利思義 利益、義然後利、義 義利教育 法制、道義意

利並重 識

敬業盡責 鞠躬盡瘁、一飯三吐 敬業教育 事業、現任意

哺 識

清正廉潔 廉、忘私、正直 反腐教育 廉潔意識

愛國愛民 仁、忠、愛人、保民 愛國主義教育 衛國、為民意

、利國、治國 識

天下為公 義、公、老吾老、幼 共生(為公)教育 全球、整體意

吾幼、平天下 識

三、實施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的基本途徑

1.學校傳統美德教育

以學校為主陣地,開展傳統美德教育的途徑主要有:(1 )開設傳統美德教育課,納入教學計畫。(2)利用各學科教學滲透。即要求語文、歷史、地理、數理化、體音美各科針對本學科特點,結合傳統美德因素進行傳統美德教育。(3)利用各種活動進行傳統美德教育。如班團隊可根據18個德目教育需要,以主題班團隊會、故事會、講演會、知識競賽會、討論會等形式進行傳統美德教育;還可結合有關重大節日、紀念日向學生進行相關美德教育。

2.家庭傳統美德教育

家庭中的傳統美德教育,在整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中具有不容忽視和無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與作用。在新的歷史時期,家庭傳統美德教育,一是應培養孩子具有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的基本道德,打下熱愛集體、熱愛祖國的思想基礎;二是對孩子從小進行歸屬教育,使孩子在懂事時便知道自己是中國人,屬於中華民族子孫,長大為振興中華作貢獻;三是培養孩子勤勞節儉、自強自立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四是培養孩子禮貌待人、誠實守信、和睦鄰里、友愛兄弟的道德品質,做一個合格的中國人。

在家庭傳統美德教育中,注意引導家長注重全面性、針對性、一致性、表率性和科學性,積極地配合學校傳統美德教育。

3.社會傳統美德教育

社會傳統美德教育,是指一定的社會教育機構,通過社會宣傳、社會榜樣、社會交往等活動,對廣大社會成員(尤其是年輕一代)進行中華民族優良道德乃至優秀文化的宣傳與影響,從而促進社會成員良好道德品質的養成,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

進行社會傳統美德教育主要途徑:一是發揮大眾媒介的宣傳功能;二是運用榜樣的示範作用;三是發動各行業、各企業、各系統,協調有關部門和社會各方面的力量,齊抓共管,為中國小傳統美德教育實踐活動創設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四是建立市(鄉)規民約,獎善抑醜等規章制度,提高人們遵紀守法、維護公德的自覺性。

對學生進行傳統美德教育,不僅是中國小的基礎性工作,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內容。文明道德的大的環境,既是中國小的傳統美德教育的目標,也是開展好中國小傳統美德教育的條件和保證,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來營造。

四、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的運行模式

所謂傳統美德教育運行模式,就是在一定範圍內及一定條件下,關於傳統美德教育如何組織、實施、運作的一種程式和方式,體現了傳統美德教育規律,反映了傳統美德教育的特點,即穩定性、規範性、操作性及有效性。

在前期研究中,總課題組總結各地傳統美德教育教學有十法:系統講授法、學科滲透法、情感激發法、意志鍛鍊法、榜樣示範法、行為訓練法、評價反饋法、環境陶冶法、情境感化法、慎獨教育法等等,在此基礎上各地經過研究、探索、創新、總結,又提出八種傳統美德教育運行模式。

1.系統講授模式就是通過開設傳統美德課向受教育者系統地傳授傳統美德知識。系統講授模式,一般是“四段型”結構。

引題 入境 明理 導行

低年級:──────── ──────────

講故事指導觀圖 答問題指導行動

學知 激情 明理 導行

中年級:──────── ──────────

知善德 學美德 懂美德 行善德

說說 講講 議議 做做

高年級:──────── ──────────

說指導語 講故事 挖掘內涵 導向踐行

這是不同年段教師按著知、情、意、行的邏輯線索探索學知——明理——激情——導行的基本運行模式。

2.學科滲透模式即要求各學科教學滲透傳統美德教育。具體操作模式有:(1)直接滲透。如語文、歷史、思想品德等學科,有許多內容本身就是進行傳統美德教育的好教材。(2)間接滲透。如數理化等學科中,由於教材本身大都是介紹科學家的研究成果,教育者可通過背景介紹等方式間接向受教育者滲透傳統美德教育。(3)隨機滲透。即根據學科的不同特點、不同內容,隨機進行傳統美德教育。(4 )重點滲透。即是根據學生實際和形勢需要,有針對性地對某些學生或某些問題進行專題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傳統美德意識。

這類滲透課的教育模式可採取“選擇滲透點(塊)——把握滲透點(塊)——開掘滲透點(塊)”三個環節。

還可以採用“備課挖掘——講讀滲透——討論激情——總結導行”四步教學法。學科滲透必須保持本學科的完整性、獨立性。

3.主題活動模式即要求傳統美德教育活動要有主題。將傳統美德德目作為專題,要求有方案、有內容、有地點、有教師、有總結。其形式主要有主題班會、中隊會、故事會、升旗儀式、重大節日活動、各種文藝演出等。運用這種方法,應做好充分的準備和組織工作,注意內容與形式的統一,思想與方法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