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幼稚園研訓工作計畫

中國小、幼稚園XX—XX學年度第二學期研訓工作計畫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貫徹落實國家教育規劃綱要,深入推進課程改革,創新工作方式與形式,切實提高我市基礎教育階段教科研和師資培訓工作的實效性,全面提升我市教育教學質量和師資隊伍素質的水平。

二、工作思路和具體措施

(一)教科研工作

1.工作思路

繼續堅持“抓規範,轉方式,突重點,重實效,促內涵,提質量”的工作思路,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中心,以“有效教學實驗”、“三考”備考工作、“攀登英語學習實驗項目”、“蹲點教研”和薄弱區域教研幫扶為重點,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轉變工作作風,創新教研方式,打造教研品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2.具體措施

(1)圍繞一個中心

緊緊圍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這箇中心,落實好《xx市教育局關於印發進一步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工作的指導意見的通知》(海教研〔XX〕號)精神,不斷深化課程改革,做好典型經驗的總結與交流,打造精品,推廣成果,不斷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

①召開我市校本課程開發與建設指導專家工作會議,明確工作職責和任務,紮實有效地實施調研與指導。

②組織我市校本課程開發與建設指導專家深入學校進行調研和指導,充分發揮指導專家組作用,規範校本課程開發與管理,打造具有xx特色的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精品。

③加強督查和視導,規範學校課程設定與實施管理,促進學校開齊課程、開足課時。

④加強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管理。通過送訓下校等形式,進一步加強對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的培訓;充分利用我市“綜合實踐活動評價網”,做好普通高中綜合實踐活動網路建構式評價;通過開展教學觀摩、經驗交流、優秀課題展示等活動,推進我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

(2)抓住一個關鍵

抓住教學質量評價這個關鍵,發揮評價促進學校發展的“槓桿”作用,研究建立符合我市實際的中國小學業質量評價監控體系,引導學校和社會樹立正確的教育質量觀,激勵學校進行良性競爭,調動不同類型學校的辦學積極性,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①研製《xx市聯考、中考質量增值評價實施方案(試行)》和《xx市國小教學質量監測實施方案(試行)》。做好相關信息採集、試評、徵求意見、方案修改和組織實施等工作,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市實際和科學的學業質量評價體系。

②加強對義務教育階段教學質量檢測的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嚴格工作程式,落實工作職責制,更好地發揮期中、期末檢測對教學的導向、評價和指導功能。繼續實施國中期中、期末ab卷測試,面向全體學生,降低教學難度,體現評價的層次性、激勵性原則,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進步和發展。 

③市、區、校要建立和規範義務教育階段期中、期末測試及中考、小考成績統計資料庫,利用統計數據分析教學存在的問題,改進教學與管理,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3)狠抓四個重點

①聚焦課堂教學,深化有效教學實驗

一是進一步加強“有效教學”課題實驗管理。以實驗基地學校為主陣地,加強“有效教學”研究;以學科教研為主線,緊緊圍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箇中心,加強教材研究、學情研究、教法研究和學法研究,最佳化課堂教學,從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學內容的整合、教學設計的最佳化、教學效果的體現、教學措施的改進以及教學資源開發與利用等方面,開展研究,舉辦豐富多彩的觀摩研討活動,積極探索“有效教學”課堂新模式,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是搭建交流平台。召開全市有效教學實驗經驗交流現場會,培植典型,提升經驗,充分發揮有效教學實驗基地校的輻射、示範和引領作用,走出一條符合我市實際的有效教學之路,打造我市有效教學特色。

三是加強指導與總結。建立常態的有效教學視導機制,加強對有效教學實驗基地校、推廣校的指導力度,幫助學校開展“有效教學”研究,總結提升經驗。

②抓實“三考”備考指導,提高“三考”質量

一是在上一學期“三考”備考調研的基礎上,擴大備考調研與指導範圍。採取集體備考調研和學科備考指導相結合,通過聽課、評課、交流互動、查閱資料、意見反饋等方式,從備考方向,備考定位,複習的內容、備考的方法、資料的選擇、計畫的安排、培優補差的措施、答題的技巧等方面加以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