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環境教育自評報告

2、拓展課程引導學生實踐

拓展型課程以培育學生的主體意識、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提高學生自我規劃和自主選擇能力為宗旨,著眼於培養、激發和發展學生的的潛能,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和學校辦學特色的形成,是一種體現不同基礎要求、具有一定開放性的課程。在實施環境教育過程的與課程聯繫中,學校政教處、 團學組織積極組織學生開展環保課外活動,並把環境教育與社區教育有機結合,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學校、社會的環境監督活動,讓學生處於環境 “真問題”的情境中實踐。要學生改變浪費的不良習慣,以形成勤儉節約意識和行為。只有讓學生通過調查、參與、學習、交流討論中感受、感動、感悟而逐步建立的,利用主題班會的形式,讓學生自己教育自己。為此,我們在高一至高三所有班級均召開環境主題班會,為了保證班會的質量,各班都制定了班會腳本和方案。

附:高一年級各班主題班會

班  級

題  目

高一(1)班

綠—-永恆的主題

高一(2)班

節約資源,低碳環保

高一(3)班

走向世界,了解環保

高一(4)班

創造綠色校園,提高自身素養

高一(5)班

低碳生活,健康你我

高一(6)班

保護水源,保護地球

高一(7)班

靈動的生命之源

高一(8)班

節能降耗,知行之間

高一(9)班

為了綠色的夢想

高一(10)班

環保,從我做起

高一(11)班

綠色·環保

高一(12)班

建設低碳班級

高一(13)班

野中是我家,環保靠大家

高一(14)班

我的綠色我做主

3、研究型課程培養學生科學素養

課題研究是培養學生節約意識、行為的很好載體。讓學生在課題的研究中,掌握科學研究方法,提高學習探究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其中得到體驗感悟,獲得科學求真的精神,鼓勵和支持學生將研究型課程的學習活動,在老師的指導下,讓學生體驗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科學探究過程。使學生處在學校環境真實問題的情境中,培養了他們科學素養。

在學校的各部門的支持下,在 許多老師尤其師班主任的幫助下,同學們積極的參與,各班級課題經過開題、實施、中期匯報和結題答辯等過程。在這課題的開展中,我們看到同學們課題觸及校園的綠化、食堂的浪費、宿舍和教室的用電、小賣部的飲料和塑膠袋、校園的雨水收集、 校園內的垃圾分類和廢電池的回收等問題。為了追尋答案,同學們考察了校園的角角落落,上上下下,分發、回收和統計了無數份調查問卷;還有同學走出校門,他們的足跡分布全縣,還有的同學尋求老師、家長等各種社會資源來幫助我們,正是同學如此投入,才會有課題答辯的精彩,才會有那么多專家對我們同學的讚嘆。各小課題的研究立足校園,通過學生對校園資源浪費現象的調研活動,引導同學關心身邊的小事,發現浪費的問題,掌握事實和數據,激發了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意識,從而養成環保的習慣。培養了科研意識,以及其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促進學生優秀品格和科學素養的形成。

三、以活動為載體,以創建為手段,著力提高環保效果。

近年來,野寨中學以創建為手段,環境教育取得了豐碩成果。XX年被評為省級綠色學校,XX年被評為省級節能示範單位,XX年被授予國際生態學校綠旗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