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觀漢記》東觀漢記卷十一

〔四〕 “恩意甚備”,此條御覽卷三五八引作“景丹將兵詣上,上勞勉丹,出至城外兵所,下馬坐鞍旃毾□上”。末句“上”字下姚本、御覽卷七0八引有“設酒肉”三字,當以“上設酒肉”四字作一句讀。

〔五〕 “光武以景丹為驃騎將軍” ,光武即位時,以丹為驃騎將軍。

〔六〕 “邑”,此字原脫,姚本、聚珍本有,類聚卷五一引亦有,今據增補。

〔七〕 “故以封卿”,此條書鈔卷四七引作“景丹,櫟陽人,帝謂丹曰:‘今關東,王故鄉也。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故以封卿也。’” 字句與御覽卷二00所引稍異。

〔八〕 “見上在前”,此句姚本作 “上在前”,聚珍本作“在上前”,御覽卷七四三引亦作“在上前”。

〔九〕 “臥而鎮之可也”,此條姚本作“景丹拜弘農太守,丹時病,帝以其舊將,欲令強起領郡事,乃夜召入,謂曰:‘弘農逼近京師,知將軍病,但得將軍威重,臥以鎮之足矣。’”聚珍本首句無 “景丹”二字,又無“丹時病,帝以其舊將”二句,“ 帝”作“上”,余與姚本同。按姚本系據陳禹謨刻本書鈔引,陳本書鈔惟“弘農逼近京師”作“賊逼近京師” 。聚珍本亦據陳本書鈔,字句又略作刪削。


 王梁〔一〕
光武拜王梁為大司空,以武強為侯國。〔二〕水經注卷一0
王梁為中郎將,與景丹、祭遵合擊蠻中,〔三〕破之,詔梁別北守天中關。初學記卷七

〔一〕 “王梁”,字君嚴,漁陽要陽人,范曄後漢書卷二二有傳。又見汪文台輯司馬彪續漢書卷二、華嶠後漢書卷一。

〔二〕 “以武強為侯國”,原無“ 武強”二字,水經注卷一0云:“衡漳又東北右合張平口故溝,上承武強淵,淵之西南水側有武強縣故治,故淵得其名焉。東觀漢記曰:‘光武拜王梁為大司空,以為侯國。’”所引東觀漢記因承上文,“以為侯國”句省略“武強”二字,今增補。按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表載嚴不職封武強侯。兩漢時無武強縣,惠棟後漢書補註疑為鄉亭之名。范曄後漢書王梁傳云:“世祖……即位,議選大司空,而赤伏符曰‘王梁主衛作玄武’,帝以野王衛之所徙,玄武水神之名,司空水土之官也,於是擢拜梁為大司空,封武強侯。”

〔三〕 “祭遵合擊蠻中”,此文原誤脫為“蔡遵合擊蠻”,今據聚珍本校正。范曄後漢書祭遵傳云:“建武二年春,拜征虜將軍,定封潁陽侯,與驃騎大將軍景丹、建義大將軍朱佑、漢忠將軍王常、騎都尉王梁、臧宮等入箕關,南擊弘農、厭新、柏華蠻中賊。”


 馬成
馬成為郟令,〔一〕上征河北,成羸衣步擔,渡河詣上。 御覽卷八二九
馬成繕治亭障,〔二〕自西河至渭橋,河上至安邑,太原至井陘,中山至鄴,皆築保壁,起烽燧,十里一候。 書鈔卷一一九

〔一〕 “馬成”,字君遷,南陽棘陽人,范曄後漢書卷二二有傳。又見汪文台輯司馬彪續漢書卷二、華嶠後漢書卷一。“郟”,原誤作“郯”,聚珍本作“郟”,范書馬成傳同,今據改正。

〔二〕 “繕”,御覽卷三三五引同,聚珍本作“善”,類聚卷八0引亦作“善”。“亭障 ”,聚珍本作“障塞”,類聚卷八0、御覽卷三三五引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