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四 趙縣君喬送黃柑 吳宣教乾償白鏹


小童去了半日,笑嘻嘻的走將來道:“有回音了。”袖中拿出一個碧甸匣來遞與宣教,宣教接上手看時,也是小小花押封記著的。宣教滿心歡喜,慌忙拆將開來,中又有小小紙封裹著青絲髮二縷,挽著個同心結兒,一幅羅紋箋上,有詩一首。詩云:
好將口邦發付並刀,只恐經時失俊髦。
妾恨千絲差可擬,郎心雙挽莫空勞!未又有細字一行云:原珠奉壁,唐人云‘何必珍珠慰寂寥’也。
宣教讀罷,跌足大樂,對小童道:“好了!好了!細詳詩意,縣君深有意於我了。”小童道:“我不懂得,可解與我聽?”宣教道:“他剪髮寄我,詩里道要挽住我的心,豈非有意?”小童道:“既然有意,為何不受你珠子!”宣教道:“這又有一說,只是一個故事在裡頭。”小童道:“甚故事?”宣教道:“當時唐明皇寵了楊貴妃,把梅妃江采萍貶人冷宮。後來思想他,懼怕楊妃不敢去,將珠子一封私下賜與他。梅妃拜辭不受,回詩一首,後二句云:‘長門盡日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今縣君不受我珠子,卻寫此一句來,分明說你家主不在,他獨居寂寥,不是珠子安慰得的,卻不是要我來伴他寂寥么?”小童道:“果然如此,官人如何謝我?”宣教道:“惟卿所欲。”小童道:“縣君既不受珠子,何不就送與我了?“宣教道:“珠子雖然回來,卻還要送去,我另自謝你便是。“宣教箱中去取通天犀簪一枝,海南香扇墜二個,將出來送與小童道:“權為寸敬,事成重謝。這珠子再煩送一送去,我再附一首詩在內,要他必受。”詩云:
往返珍珠不用疑,還珠垂淚古來痴。
知音但使能欣賞,何必相逢未嫁時?
宣教便將一幅冰消帕寫了,連珠子付與小童。小童看了笑道:“這詩意,我又不曉得了。”宣教道:“也是用著個故事。唐張籍詩云:‘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今我反用其意,說道只要有心,便是嫁了何妨?你縣君若有意於我,見了此詩,此珠必受矣。”小童笑道:“元來官人是偷香的老手。”宣教也笑道:“將就看得過。”小童拿了,一逕自去,此番不見來推辭,想多應受了。宣教暗自喜歡,只待好音。丁惜惜那裡時常叫小二來請他走走,宣教好一似朝門外侯旨的官,惟恐不時失誤了宣召,那裡敢移動半步?
忽然一日傍晚,小童笑嘻嘻的走來道:“縣君請官人過來說話。”宣教聽罷,付道:“平日只是我去挨光,才設法得見面,並不是他著人來請我的。這番卻是先叫人來相邀,必有光景。”因問小童道:“縣君適才在那裡?怎生對你說叫你來請我的?”小童道:“適才縣君在臥房裡,卸了妝飾,重新梳裹過了,叫我進去,問說:‘對門吳官人可在下處否?’我回說‘他這幾時只在下處,再不到外邊去。’縣君道:‘既如此,你可與我悄悄請過來,竟到房裡來相見,切不可驚張。’如此分付的。”宣教不覺踴躍道:“依你說來,此番必成好事矣!:“小童道:“我也覺得有些異樣,決比前幾次不同。只是一件,我家人口頗多,耳目難掩。日前只是體面上往來,所以外觀不妨。今卻要到內室里去,須瞞不得許多人。就是悄著些,是必有幾個知覺,虎出事端,彼此不便,須要商量。”宣教道:“你家中事體,我怎生曉得備細?須得你指引我道路,應該怎生才妥?”小童道:“常言道:‘有錢使得鬼推磨。’世上那一上不愛錢的?你只多把些賞賜分送與我家裡人了,我去調開了他每。他每各人心照,自然躲開去了,任你出入,就有撞見的也不說破了。”宣教道:“說得甚是有理,真可以築壇拜將。你前日說我是偷香老手,今日看起來,你也象個老馬泊六了。”小童道:“好意替你計較,休得取笑!”當下吳宣教拿出二十兩零碎銀兩,付與小童說道:“我須不認得宅上甚么人,煩你與我分派一分派,是必買他們盡皆口靜方妙。”小童道:“這個在我,不勞分付。我先行一步,停當了眾人,看個動靜,即來約你同去。”宣教道:“快著些個。”小童先去了,吳宣教急揀時樣濟楚衣服,打扮得齊整。真箇賽過潘安,強如宋玉。眼巴巴只等小童到來,即去行事。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