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范》家范卷二 祖



沃土易被人奪,薄田世代相傳

【原文】孫叔敖為楚相,將死,戒其子曰:“王數封我矣,吾不受也。我死,王則封汝,必無受利地。楚越之間有寢邱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惡,可長有者唯此也。”孫叔敖死,王以美地封其子。其子辭,請寢邱,累世不失。

漢相國蕭何,買田宅必居窮僻處,為家不治垣屋,曰:“今後世賢,師吾儉;不賢,無為勢家所奪。”

【譯述】孫叔敖擔任楚國相,他快要死的時候告戒他的兒子說:“楚王多次要給我封地,我不接受。我死後,楚王就會賜封地給你們,你們千萬不要接受肥沃的土地。楚越兩地的中間有個地方叫寢邱,那裡土地貧瘠而且地名也不好,但能夠長期擁有的唯有這塊土地。”孫叔敖死後,楚王果然把一塊好地賜給他的兒子,他的兒子堅決不要,而向楚王請求寢邱這塊薄地。結果好幾代人都保有這塊封地,而未被人侵奪。

漢代相國蕭何,他家購買田產房屋一定要選擇荒涼偏僻的地方,家裡也很少進行房屋的建築。蕭何解釋說:“如果我的後代賢能,他們就會學習我儉樸的作風;即便無能,田產也不會被有勢力的大家族奪去。”祖上多留錢財,後代必然怠惰

【原文】太子太傅疏廣乞骸骨歸鄉里,天子賜金二十斤,太子贈以五十斤。

廣日令家具設酒食,請族人、故舊、賓客,相與娛樂。數問其家金余尚有幾何,趣賣以共具。居歲余,廣子孫竊謂其昆弟、老人、廣所愛信者曰:“子孫冀及君時頗立產業基址,今日飲食費且盡,宜從大人所勸,說君買田宅。”老人即以閒暇時為廣言此計。廣曰:“吾豈老悖不念子孫哉!顧自有舊田廬,令子孫勤力其中,足以共衣食,與凡人齊。今復增益之,以為贏餘,但教子孫怠惰耳。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而多財則益其過。且夫富者,眾之怨也。吾既亡,以教化子孫,不欲蓋其過而生怨。”

【譯述】太子太傅疏廣向朝廷請求告老還鄉,皇上賜給他黃金二十斤,太子又賜給他五十斤。疏廣每天命家裡人擺酒設宴,款待本族人、朋友和賓客,與這些人吃酒娛樂。他好幾次向家裡人詢問金子還剩下多少,讓家裡人把金子都賣掉來治辦酒食。這樣過了一年多,子孫們悄悄對疏廣所敬重和信任的、疏廣的兄長說:“子孫們都希望老人在朝廷的時候多掙下些產業田宅,現在家裡將皇帝和太子賞賜的一點金子快要吃喝光了,他能夠聽從您的勸告,您應該勸說老人買一些田地房產,不要把錢都用於吃喝。”疏廣的哥哥找機會把兒孫們的意思告訴給了疏廣。疏廣說:“我難道老糊塗了嗎?我難道不懂得為兒孫們打算嗎?我是覺得家裡本來就有一些田地和房舍,如果他們能夠勤儉持家,足夠他們的吃喝穿戴,而且生活水平也能和一般人站齊。現在再給他們增添一些家產,他們就會以為家裡很有錢,這樣只能讓那些兒孫們學得懶惰,沒有什麼好處。

即便是賢惠的人,財產多了也會使他們覺得有依賴而喪失奮發向上的志向;如果是愚蠢的人,財產多了更會因為放縱而增添他們的過失。而且,一般來講,有錢的人,容易招致別人的怨恨。我就要死了,應該教育他們懂得這些道理。我不願去增加他們的過失,也不願讓他們成為別人怨恨的對象。”

留下清白給兒孫

【原文】涿郡太守楊震,性公廉,子孫常蔬食步行。故舊長者,或欲令為開產業。震不肯,曰:“使後世稱為清白吏子孫,以此遺之,不亦厚乎!”

【譯述】涿郡太守楊震,秉性公正廉潔,子孫經常粗食步行。楊震的親朋好友和同鄉長者都勸楊震為兒孫們置辦些產業。楊震始終不肯,他說:“讓我的兒孫後代被世人稱為清廉官吏的子孫,將這樣的美名留給子孫,這不是很豐厚的遺產么?”

兒孫自有兒孫福

【原文】南唐德勝軍節度使兼中書令周本,好施。或勸之曰:“公春秋高,宜少留余貲以遺子孫。”本曰:“吾系草,事吳武王,位至將相,誰遺之乎?”

【譯述】南唐德勝軍節度使兼中書令周本樂善好施。有人勸他說:“您年紀已高,應留些財產給子孫後代。”周本說:“我當年穿著草鞋,跟隨吳武王,後來官至將相,有誰留下財產給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