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花緣》行酒令書句飛雙聲 辯古文字音訛疊韻

  話說眾才女歸席飲酒,談起所和上官昭儀之詩,某首做的精,某句做的妙,議論紛 壇。蘭芝道:“諸位姐姐且莫談詩,妹子有一言奉陳:今日奉屈過來,雖是便飯,必須 盡歡暢飲,才覺有趣。拜懇諸位姐姐行一酒令,或將昨日未完之令接著頑頑,藉此既可 多飲幾杯,彼此也不致冷淡。”史幽探道:“昨日之令,又公又普,又不費心,是最妙 的。無如方才起令,就生出和韻岔頭。今日寧可閒談,斷不可又接前令,設或再有岔頭, 豈不更覺掃興?”哀萃芳道:“酒令雖多,但要百人全能行到,又不太促,又不過繁, 何能如此湊巧?據妹子愚見,與其勉強行那俗令,倒不如就借評論詩句,說說閒話,未 嘗不能下酒。”

紫芝道:“妹子今日叨在主人之列,意欲拋磚引玉,出個酒令。如大家務要清談, 也不敢勉強。”師蘭言道:“主人既有現成之令,無有不遵的。是何酒令?請道其詳。” 紫芝分付丫環把簽桶送交蘭言道:“此桶之內,共牙籤一百枝,就從姐姐掣起,隨便挨 次掣去,待所剩未尾一簽給我,以免猜疑。掣過,妹子自有道理。”蘭言點頭。大家掣 畢,看了並無一字;只見若花拿著牙籤,只管細看。紫芝隔席叫道:“若花姐姐可看明 白了?請宣令罷。”眾人聽了,都不解何意。春輝道:“若花姐姐何不念給我們聽聽呢?” 若花道:“他這簽上寫的是:‘奉求姐姐出一酒令,帝席無論賓主,各飲兩杯。’旁邊 又贅幾個小字,寫著:‘此簽倘我自己掣了,即求自己出令,所謂求人不如求己,普席 也飲雙杯。’若照此簽看來,這令自然要我出了,豈非是個難題么。”閨臣道:“今日 這簽所投得人,一定該有好令,以補昨日來盡之興。姐姐只管慢慢細想,我們且飲兩杯, 再候出令。”

大家飲畢,若花道:“我雖想出‘雙聲、疊韻’一令,但恐過於冷淡,必須大家公 同斟酌,可行則行,如不可行,容妹子另想別令。”春輝道:“聞得時下文人墨士最尚 雙聲、疊韻之戲,以兩字同歸一母,謂之雙聲,如‘煙雲’、‘游雲’之類;兩字同歸 一韻,謂之疊韻,如‘東風’、‘融風’之類。姐姐可是此意?但怎樣行法?還要宣明 才好。”若花道:“此令並無深微奧妙,只消牙籤四五十枝,每枝寫上天文、地理、鳥 獸、蟲魚、果木、花卉之類,旁邊俱注兩個小字,或雙聲,或疊韻。假如掣得天文雙聲, 就在天文內說一雙聲;加系天文疊韻,就在天文內說一疊韻。說過之後,也照昨日再說 一句經史子集之類,即用本字飛觴:或飛上一字,或飛下一字,悉聽其便。以字之落處, 飲酒接令;挨次輪轉,通席都可行到。不知可合諸位之意?”眾人道:“此令前人從未 行過,不但新奇,並且又公又普,毫無偏枯,就是此令甚好。”若花道:“既如此,就 將剛才所用牙籤寫一令簽,每人各掣一枝,掣著令簽之家,飲懷令酒,就從本人起令。” 紫芝把令簽寫了,挨次掣去,卻被國瑞徵掣著。若花寫了名目,放入桶內,道:“此簽 共二十餘門,每門兩枝。這是妹子創始,其中設有不妥,或增或減,臨時再為斟酌。” 蘭芝說:“此令固妙,但內中怎樣可以多銷幾杯,還求姐姐設法代為生發生發,才 覺熱鬧。”若花道:“即如此,我就添個銷酒之法,此後凡流觴所飛之句,也要一個雙 聲或一個疊韻,錯者罰一杯另說。如有兩個雙聲或兩個疊韻,仰或雙聲而兼疊韻,接令 之家,或說一笑話。或行一酒令,或唱一小曲,均無不可,普席各飲一杯。如再多者, 普席雙杯。至於所飛之書以及古人名,俱用隋朝以前;誤用本朝者,罰一杯。其書名一 切仍是本人自報,省得臨時又費扳談。掣籤之後,宣過題目,即將原簽交給下家歸桶, 以杜取巧之弊,丫環接了,送交接令之家。如將原題記錯,罰一杯另說。不準旁人露意, 違者罰十巨觥。凡接令之家,俱架一籌,以便輪轉易於區別。所有酒之分數,昨日已有 舊例,無須再判。但昨日並無監令,今日妹子意欲添兩位監令;人數既多,並又離的窵 遠,必須再添兩位監酒,庶不致錯誤。”眾人道:“如此更妙。就請姐姐預先派定,方 無推諉。”若花道:“即承大家見委,妹子斗膽,就煩春輝、題花二位姐姐監令,寶雲、 蘭芝二位姐姐監酒。都請各飲令酒一杯,妹子也奉陪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