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卷二十六 志第七



石樓(有石樓山、黃河、龍泉。)關二(永寧、上平關。)

吉州,下,刺史。宋置團練。舊名慈州,天德三年改為耿州,置文成郡軍,明昌元年更名吉。戶一萬三千三百二十四。縣二:

吉鄉(有壺口山、孟門山、黃河、蒲水。)

鄉寧

河中府,散,上。宋河東郡。舊置護國軍節度使,天會六年降為蒲州,置防禦使。天德元年升為河中府,仍舊護國軍節度使。大定五年置陝西元帥府。戶十萬六千五百三十九。縣七、鎮四:

河東(倚。有中條山、五老山、黃河、媯水、汭水。)鎮二(永樂、合河。)

滎河(貞祐三年升為滎州,以河津、萬泉隸焉。有黃河、汾水。睢丘。)鎮一(北郎。)

虞鄉(有雷首山、中條山、壇道山。)

萬泉 鎮一(胡壁。)

臨晉(有三疑山、黃河。)

河津

猗氏(有涑水。)

絳州,上。宋置絳郡防禦。天會六年絳陽軍節度使。興定二年十二月升為晉安府,總管河東南路兵馬,三年三月置河東南路轉運司。戶一十三萬一千五百一十。縣七、鎮五、關一:

正平(倚。劇。有定境山、汾水、澮水、鼓水。)鎮一(澤掌。)

曲沃(劇。有絳山、絳水、汾水、澮水。)鎮二(柴村、九王。)

稷山(有稷山、汾水。)

翼城(興定四年七月升為翼州,以垣曲、絳縣隸焉。元光二年升為節鎮,軍曰翼安。有澮高山、清野山、烏嶺山。)

太平(有汾水。)

垣曲(有王屋山、清廉山、黃河、清山。)鎮一(皋落。)關一(行台。)

絳(有太陰山、教山、絳水。)鎮一(繪交。)

平水(興定四年七月徙置汾河之西,從平陽公胡天作之請也。)

解州,上,刺史。宋慶成軍防禦,國初置解梁郡軍,後廢為刺郡。貞祐三年復升為節鎮,軍名寶昌。興定四年徙治平陸縣。戶七萬一千二百三十二。縣六、鎮四:

解(倚。有壇道山、鹽池。)

平陸(有吳山、黃河。)鎮一(張店。)

芮城(宋隸陝州。有中條山、黃河、龍泉。)

夏(有巫鹹山、中條山、淡水。)鎮一(曹張。)

安邑(有中條山、稷山、鹽池、涑水。)

聞喜(有九龍山、湯山、涑水。)鎮二(東鎮、劉莊。)

澤州,上,刺史。宋高平郡。天會六年以北京澤州同,加“南”字。天德三年復去“南”字。貞祐四年隸潞州昭義軍,後又改隸孟州。元光二年升為節鎮,軍曰忠昌。戶五萬九升四百一十六。縣六、鎮二:

晉城(倚。有太行山、丹水、白水、天井關。)鎮二(周村、巴公。舊又置星軺鎮。)

端氏(有石門山、巨峻山。)

陵川(有太行山、九仙山。)

陽城(元光二年十一月升為績州。有王屋山、濩澤。)

高平(有頭顱山、米山、丹水。)

沁水(有鹿台山、沁水、馬邑山。)

潞州,上。宋隆德府上黨郡昭德軍節度使。天會六年,節度使兼潞南沁觀察處置使。戶七九千二百三十二。縣八、鎮四:

上黨(倚。)鎮一(八義。)

壺關(有抱犢山、紫團山、赤壤山。)

屯留(有盤秀山、絳水。)鎮一(寺底。)

長子(有羊頭山、發鳩山、堯水)鎮一(橫水。)

潞城(有三垂山、伏牛山、潞水、漳水。)

襄垣(有鹿台山、涅水、漳水。)鎮一(礻虎亭。)

黎城(有白岩山、故壺口關。)

涉(貞祐三年七月升為崇州,以黎城縣隸焉。四年八月以殘破復為縣。興定五年九月復升為州。有崇山、涉水。)

遼州,中,刺史。宋本樂平郡刺史,天會六年以與東京遼州同,加“南”字,天德三年復去“南”字。戶一萬五千八百五十。縣四、鎮一、關一:

遼山(倚。有箕山、青谷水。)鎮一(平城、舊縣也、貞元間廢為鎮,屬遼山縣,及廢舊芹泉鎮。)關一(黃澤。)

榆社(有武鄉水、石勒漚麻池。)

和順(有九原山。)

儀城(舊為平城縣,貞元二年廢入遼山為鎮,貞祐四年復升為縣,更今名。)

沁州,中,刺史錦山郡。宋威勝軍,天會六年升為州。元光二年升為節鎮,軍曰義勝。戶一萬八千五十九。縣四、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