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唐書》卷一百八十五上 列傳第一百三十五



懷恩姿狀雄毅,束帶之後,妻子不敢仰視。所歷皆以威名御下,人吏重足而立。俄出為宋州刺史。時汴州刺史楊德乾亦以嚴肅與懷恩齊名。至是懷恩路由汴州,德乾送之出郊,懷恩見新橋中途立木以禁車過者,謂德乾曰:"一言處分豈不得,何用此為?"德乾大慚,時議以為不如懷恩也。轉益州大都督府長史,尋卒。

侄楚璧,官至左領軍衛兵曹參軍。開元十年,駕在東都,楚璧乃與故兵部尚書李迥秀男齊損、從祖弟金吾淑、陳倉尉、盧玢及京城左屯營押官長上折衝周履濟、楊楚劍、元令琪等舉兵反。立楚璧兄子梁山,年十五,詐稱襄王男,號為光帝。擁左屯營兵百餘人,梯上景風門,逾城而入,踞長樂恭禮門。入宮城,求留守、刑部尚書王志愔,不獲。屬天曉,屯營兵自相翻覆,盡殺梁山等。傳首東都,楚璧並坐籍沒。

懷恩叔祖萬紀。萬紀性強正,好直言。貞觀中,為治書侍御史,以公事奏劾魏徵、溫彥博等,太宗以為不避豪貴,甚禮之。遷尚書左丞,封冀氏男,再轉齊王祐府長史。祐既失德,數匡正之,竟為祐所殺,語在《祐傳》。祐既死,贈萬紀齊州都督、武都公,謚曰敬。

子玄福,高宗時為兵部侍郎。

馮元常,相州安陽人,自長樂徙家焉,北齊右僕射子琮曾孫也。舉明經。高宗時,累遷監察御史,為劍南道巡察使,興利除害,蜀土賴焉。永淳中,為尚書左丞。元常清鑒有理識,甚為高宗之所賞。嘗密奏"中宮權重,宜稍抑損",高宗雖不能用,深以其言為然。則天聞而甚惡之。及臨朝,四方承旨,多獻符瑞。嵩陽令樊文進瑞石,則天命於朝堂示百官。元常奏言:"狀涉諂偽,不可誣罔士庶。"則天不悅,出為隴州刺史。

俄而天下岳牧集乾陵會葬,則天不欲元常赴陵所,中途改授眉州刺史。劍南先時光火賊夜掠居人,晝潛山谷。元常至,喻以恩信,許其首露,仍切加捕逐,賊徒舍器杖,面縛自陳者相繼。又轉廣州都督,便道之任,不許詣都。

尋屬安南首領李嗣仙殺都護劉延祐,剽陷州縣,敕元常討之。率士卒濟南海,先馳檄示以威恩,喻以禍福。嗣仙徒黨多相率歸降,因縱兵誅其魁首,安慰居人而鏇。雖屢有政績,則天竟不賞之。尋為酷吏周興所陷,追赴都,下獄死。

元常閨門雍肅,雅有禮度,雖小功之喪,未嘗寢於私室,甚為士類所稱。

從父弟元淑,則天時為清漳令,政有殊績,百姓號為神明。又歷浚儀、始平二縣令,皆單騎赴職,未嘗以妻子之官。所乘馬,午後則不與芻,雲令其作齋。身及奴僕,每日一食而已。俸祿之餘,皆供公用,並給與貧士。人或譏其邀名,元淑曰:"此吾本性,不為苦也。"中宗時,降璽書勞勉,仍令史官編其事跡。卒於祠部郎中。

蔣儼,常州義興人。貞觀中,為右屯衛兵曹參軍。太宗將征遼東,募使高麗者,眾皆畏憚。儼謂人曰:"主上雄略,華夷畏威,高麗小蕃,豈敢圖其使者。縱其凌虐,亦是吾死所也。"遂出請行。及至高麗,莫離支置於窟室中,脅以兵刃,終不屈撓。會高麗敗,得歸。太宗奇之,拜朝散大夫。再遷幽州司馬。以善政為巡察使劉祥道所薦,擢為會州刺史。再遷殿中少監,數陳意見,高宗每優納之。再轉蒲州刺史。蒲州戶口殷劇,前後刺史,多不稱職。儼下車未幾,令行禁止,稱為良牧。

永淳元年,拜太僕卿;以父名卿,固辭,乃除太子右衛副率。時征隱士田游岩為太子洗馬,在宮竟無匡輔。儼乃貽書以責之曰:"足下負巢、由之峻節,傲唐、虞之聖主。養煙霞之逸氣,守林壑之遁情,有年載矣!故能聲出區宇,名流海內。主上屈萬乘之重,申三顧之榮,遇子以商山之客,待子以不臣之禮。將以輔導儲貳,漸染芝蘭耳。皇太子春秋鼎盛,聖道未周,拾遺補闕,臣子恆務。仆以不才,猶參廷諜,誠以素非德望,位班卒伍,言以人廢,不蒙采掇。足下受調護之寄,是可言之秋;唯唯而無一談,悠悠以卒年歲。向使不飡周粟,仆何敢言!祿及親矣,將何酬塞?想為不達,謹書起予。"游岩竟不能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