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唐書》卷四十四 志第二十四



左右威衛(隋為左、右屯衛,龍朔改為威衛,光宅改為左、右豹韜衛,神龍復為威衛也。)

大將軍各一員,(正三品。)將軍各二員。(從三品。)其職掌,大朝會則被黑甲鎧,弓箭刀盾旗等,分為左、右廂隊,次武衛之下。

長史、錄事參軍、倉兵騎胄四曹參軍、(職掌、人數、品秩皆如左、右衛也。)司階、中候、司戈、執戟、(人數、品秩如左右衛。)翊府中郎將、左右郎將、錄事、兵曹、校尉、旅帥、隊正、副隊正。(人數、品秩皆如左右衛之親府。)

左右領軍衛(漢建安中,魏武為丞相,始置中領軍,後因之。北齊置領軍府,後因之。煬帝改為屯衛,國家改為領軍衛。龍朔改為戎衛,光宅改為玉鈐衛,神龍後為領軍衛。)

大將軍各一員。(正三品。)將軍各二員。(從三品。)其職掌,大朝會則被青甲鎧,弓箭刀盾旗等,分為左右廂儀仗,次立威衛之下。

長史、錄事參軍、倉兵騎胄四曹參軍、司階、中候、司戈、執戟、(人數、品秩如左右衛。)翊府中郎將、左右郎將、錄事、兵曹、校尉、旅帥、隊正、副隊正。(人數、品秩、掌如左右衛也。)

左右金吾衛(秦曰中尉,掌徼巡,武帝改名執金吾,魏復為中尉。南朝不置。隋曰候衛。龍朔二年改為左、右金吾衛,采古名也。)

大將軍各一員,(正三品。)將軍各二員。(從三品。)左右金吾衛之職,掌宮中及京城晝夜巡警之法,以執御非違。凡翊府及同軌等五十府皆屬之。凡車駕出入,則率其屬以清游隊,建白澤朱雀等旗隊先驅,如鹵簿之法。從巡狩畋獵,則執其左、右營衛之禁。凡翊衛、翊府、同軌、寶圖等五十府彍騎衛士應番上者,各領所職焉。

長史、錄事參軍、倉兵騎胄四曹參軍、司階、中候、司戈、執戟、(人數、品秩、職掌如左右衛也。)翊府中郎將、左右郎將、兵曹、校尉、旅帥、隊正、副隊正。(品秩、人數、職掌如左右衛也。)

左右監門衛(漢、魏曰城門校尉,始置左右監門府,省將軍、郎將等官,國家因之。龍朔二年,去府字為衛。)

大將軍各一員,(正三品。)將軍各二員,(從三品。)中郎將四人。(正四品下。)監門將軍之職,掌宮禁門籍之法。凡京司應入宮殿門者,皆有籍。左將軍判入,右將軍判出。若大駕行幸,即依鹵簿法,率其屬於牙門之下,以為監守。中郎將,掌監諸門,檢校出入。

長史、錄事參軍、兵曹胄曹二曹參軍。(品秩如諸衛。)

監門校尉,各三百二十人,立長各六百八十人,長人長上二十人,立長長上各二十人。

左右千牛衛(宋謝綽《拾遣》有千牛刀,即人主防身刀也。後魏有千牛備身,取《莊子》庖刀解牛之義,後代因之。隋置左右千牛備身二十人,掌供御弓箭,備身六十人,掌宿衛侍從。煬帝置備身府,皇家改為千牛府。龍朔為左右奉宸衛,神龍復為千牛衛。)

大將軍各一員,(正三品。)將軍各二員,(從三品。)中郎將各二人。(正四品下。)千牛將軍之職,掌宮殿侍衛及供御之儀仗,而統其曹務。凡千牛備身左右,執弓箭以宿衛,主仗守戎服器物。凡受朝之日,則領備身左右升殿,而侍列於御坐之左右。凡親射於射宮,則將軍率其屬以從。凡千牛備身之考課、賜會及祿秩之升降,同京職事官之制。中郎將升殿侍奉。凡侍奉,禁橫過座前者,禁對語及傾身與階下人語者,禁搖頭舉手以相招召者。若有口敕,通事舍人承受傳聲階下而不聞者,中郎將宣之。

長史、錄事參軍、兵胄二曹參軍、(人數、品秩同諸衛。)司階各二人,(正六品上。)中候各三人,司戈各五人,執戟各五人,品秩同諸衛。千牛備身十二人,備身左右各二人。

左右羽林軍(漢置南北軍,掌衛京師。南軍,若今諸衛也;北軍,若今羽林軍也。漢武置羽林,名曰建章營騎,屬光祿勛,後更名羽林騎,取六郡良家子,及死事之孤為之。後漢置左右羽林監,南朝因之,後魏、周曰羽林率,隨左右屯衛,所領兵名曰羽林。龍朔二年,置左右羽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