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唐書》卷四十二 志第二十二



從第三品

御史大夫、(舊班在秘書監九卿下,《開元令》移在上。)秘書監、光祿、衛尉、太僕、大理、鴻臚、司農、太府卿、國子祭酒、殿中監、少府監、將作監、諸衛羽林,入正三品。千牛龍武將軍、下都督、上州刺史、京兆河南太原等七尹、(舊雍、洛長史從四品上,景雲二年加秩為從三品也。)五大都督府長史、(舊從四品上,景雲二年加秩為從三品。)大都護府副都護、(舊正四品上,《開元令》加入從三品。)親王傅、(巳上並職事官。諸衛羽林、千牛龍武將軍為武,余並為文。)銀青光祿大夫、(文散官。)開國侯、(爵。)雲麾將軍、(武散官。)歸德將軍、(顯慶三年置,以授初附首領,仍隸諸衛也。)護軍。(勛官。《武德令》有天策上將府長史、司馬,九年省也。)

正第四品上階

門下侍郎、中書侍郎、(舊正四品下階,《開元令》加入上階也。)尚書左丞、(永昌元年進為正三品,如意元年復舊,)吏部侍郎、(武德七年省諸司侍郎,吏部郎中為正四品上。貞觀三年復置侍郎,其吏部郎中復舊為五品下。)太常少卿、太子左庶子、太子少詹事、太子左右衛、左右司御、左右清道、左右內率、左右監門率府率、中州刺史、軍器監、(武德初為正三品,七年省,八年復置,九年又省,十年復置北都軍器監。)上都護府副都護、上府折衝都尉、(《武德令》統軍正四品下,後改為折衝都尉。《垂拱令》始分為上中下府,改定官品。自此已上職事官。率及折衝為武,余並為文也。)正議大夫、(文散官也。)開國伯、(爵。)忠武將軍、(武散官。)上輕車都尉。(勛官。)

正第四品下階

尚書右丞、(永昌元年進為從三品,如意元年復舊。)諸司侍郎、太子右庶子、左右諭德、左右千牛衛、左右監門衛中郎將、親勛翊衛羽林中郎將、下州刺史、(《武德令》,中州刺史,正四品,下州刺史,從四品上。《貞觀令》,一切為下州,加入正四品下。自此已上職事官。中郎將為武,余並為文也。)通議大夫、(文散官。)壯武將軍。(武散官。)

從第四品上階

秘書少監、八寺少卿、殿中少監、太子左右衛、司御、清道、內率、監門副率、太子親勛翊衛中郎將、太子家令、太子率更令、太子仆、內侍、大都護親王府長史、(已上職事官。府率、中郎將為武,余並為文。)太中大夫、(文散官。)宜威將軍、(武散官。)輕車都尉。(勛官。)

從第四品下階

國子司業、少府少監、將作少匠、京兆河南太原府少尹、大都督府大都護府親王府司馬、上州別駕、(已上職事文官。《武德令》,上州別駕正五品上。二十三年為長史,前上元年,復置別駕,定入從四品也。)中府折衝都尉、(武職事官。)中大夫、(文散官。)明威將軍。(武散官。《武德令》有天策上將府從事中郎,九年省。)

正第五品上階

諫議大夫、御史中丞、(《武德令》,從五品上。《貞觀令》,加入正五品上,五年又加入四品。如意元年復舊也。)國子博士、給事中、中書舍人、太子中允、太子左右贊善大夫、都水使者、萬年長安河南洛陽太原晉陽奉先會昌縣令、(武德元年,敕萬年、長安令為正五上。七年定令,改為從五品。貞觀初復舊也。)親勛翊衛羽林郎將、中都督府上都護府長史、親王府諮議參軍事、(《武德令》,正五品下也。)軍器少監、太史少監、親王府典軍、(已上職事官。郎將、典軍為武,余並為文。《永徽令》,親王典軍從四品下。《垂拱令》改入五品也。)中散大夫、(文散官。)開國子、(爵。)定遠將軍、(武散官。)上騎都尉。(勛官。)

正第五品下階

太子中舍人、尚食尚藥奉御、太子親勛翊衛郎將、內常侍、中都督上都護府司馬、中州別駕、下府折衝都尉、(已上職事官。郎將、折衝為武,余並為文也。)朝議大夫、(文散官。)寧遠將軍。(武散官。《武德令》有天策上將軍諮祭酒,九年省。)

從第五品上階

尚書左右諸司郎中、(《武德令》,吏部郎中正四品上,諸司郎中正五品上。貞觀二年,並改為從五品上也。)秘書丞、(《武德令》,正五品上。《永徽令》改也。)著作郎、太子洗馬、殿中丞、尚衣尚舍尚乘尚輦奉御、獻陵昭陵恭陵橋陵八陵令、(《武德》,諸陵令從七品下,永徽二年加獻、昭二陵令,為從五品。已後諸陵並相承依獻、昭二陵也。)親王府副典軍、下都督府上州長史、下州別駕、(已上職事官。典軍為武,余並為文也。)朝請大夫、(文散官。)開國男、(爵。)游擊將軍、(武散官。)騎都尉。(勛官。舊有太公廟令,武德年七品下,永徽二年加從五品上,開元二十四年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