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帛書》帛書老子校正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也。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也。上禮為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乃之,故失道。失道矣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泊也,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亓厚而不居亓泊。居亓實而不居亓華。故去皮取此。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而以為正。亓致之也,胃天毋已清將恐蓮,胃地毋已寧將恐發,胃神毋已靈將恐歇,胃浴毋已盈將恐渴,胃侯王毋已貴以高將恐厥。故必貴而以賤為本,必高矣而以下為基。夫是以侯王自胃孤寡不穀,此亓賤之本與,非也。故致數與無與。是故不欲祿祿若玉,硌硌若石。

上士聞道,堇能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費,進道如退,夷道如類;上德如浴,大白如辱,廣德如不足;建德如揄,質真如愉,大方無禺,大器曼成,大音希聲;天象無刑,道褒無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反也者,道之動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為和。天下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自名也。勿或損之而益,益之而損。故人之所教,夕議而教人。故強良者不得死,我將以為學父。

天下之至柔,馳騁於天下之致堅。無有入於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大成若缺,亓用不幣。大盈若中,亓用不窮。大直如詘,大巧如拙,大贏如內。躁勝寒,靚勝炅,請靚可以為天下正。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慘於欲得。故知足之足,恆足矣。

不出於戶,以知天下。不規於牖,以知天道。亓出也彌遠,亓知也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弗為而成。

為學者日益,聞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也。取天下也,恆無事。及亓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

聖人無恆心,以百姓之心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聖人之在天下,[翕心][翕心]焉,為天下渾心。百姓皆屬耳目焉,聖人皆咳之。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生生,動皆之死地之十有三。夫何故也,以亓生生也。蓋聞善執生者,陵行不辟矢虎,入軍不被甲兵。矢無所揣亓角,虎無所昔亓蚤,兵無所容亓刃。夫何故也,以亓無死地焉。

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刑之而器成之。是以萬物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也。夫莫之爵而恆自然也。道生之,畜之,長之,遂之,亭之,毒之,養之,復之。生而弗有也,為而弗寺也,長而勿宰也,此之胃玄德。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亓母,以知亓子。復守亓母,沒身不殆。塞亓悶,閉亓門,終身不堇。啟亓悶,濟亓事,終身不棘。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亓光,復歸亓明。毋道身央,是胃襲常。

使我介有知也,行於大道。唯他是畏,大道甚夷,民甚好解。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猒食,貨財有餘,是胃盜竽。盜竽,非道也。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絕。修之身亓德乃真,修之家亓德有餘,修之鄉亓德乃長,修之邦亓德乃豐,修之天下亓德乃博。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茲?以此。

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逢刺畏地弗螫,攫鳥猛獸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會而脧怒,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憂,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和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即老,胃之不道,不道蚤已。

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亓悶,閉亓門,和亓光,同亓塵,坐亓閱,解亓紛,是胃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亦不可得而淺。故為天下貴。

以正之邦,以畸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亓然也哉?夫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而邦家茲昏。人多知,而何物茲起。法物茲章,而盜賊多有。是以聖人之言曰:我無為也,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木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