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校釋》第四十一章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嚴可均曰:“勤而行之”,御注無“之”字,傅奕作“而勤行之”。

謙之案:法京敦乙本作“懃能行”,羅卷同此石,與武內本異。範本作“懃”,注云“古本”。案夏竦古文四聲韻卷一引古老子作“ 懃”。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之。

謙之案:“?”,各本作“笑”,遂州本作“?”,御注作“□”。傅、範本作“而大笑之”。

俞樾曰:按王氏念孫讀書雜志曰:“‘大笑之’,本作‘大而笑之’,猶言迂而笑之也。牟子引老子,正作‘大而笑之’。抱朴子微旨篇亦云:‘大而笑之,其來久矣。’是牟、葛所見本皆作‘大而笑之’。”今按王說是也。“下士聞道,大而笑之”,與上文“上士聞道,勤而行之”,兩句相對。傅奕本作:“上士聞道,而勤行之;下士聞道,而大笑之。”蓋誤移兩“而”字於句首,然下句之有“而”字,則尚可籍以考見也。“而勤行之”,是“勤而行之”之誤。然則“而大笑之”,是“大而笑之”之誤,可以隅反矣。

高亨曰:“亡”讀為“忘”,二字古通用。詩假樂“不愆不忘”,說苑建本篇引“忘”作“亡”。荀子勸學篇“怠慢忘身”,大戴禮勸學篇“忘”作“亡”。呂氏春秋權勳篇“是忘荊國之社稷而不恤吾眾也”,韓非子十過篇、淮南子人間篇並“忘”作“亡”。皆其證。詩綠衣“心之憂矣,曷維其亡”,鄭箋“亡之言忘也”,亦其例也。周易略例:“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存”“忘”對舉,與此文同。

不?不足以為道。

羅振玉曰:敦煌本“笑”下有“之”字。

故建言有之:

嚴可均曰:御注無“故”字。

謙之案:邢玄、景福、慶陽、磻溪、樓正、高翿、室町本與御注同。武內敦乙本“建言”下有“是以”二字,顧歡本同。

羅振玉曰:敦煌本作“是以建言有之曰”。

謙之案:傅、範本亦有“曰”字。范應元曰:“王弼、孫登、阮鹹同古本,河上公本無‘曰’字。”奚侗曰:“建言”,當是古載籍名。高亨曰:“建言”,殆老子所稱書名也。莊子人間世篇引法言,鶡冠子天權篇引逸言,鬼谷子謀篇引陰言,漢書藝文志有讕言(班自注“不知作者”),可證名書曰言,古人之通例也。

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

嚴可均曰:“若類”,御注、王弼作“若纇”。

謙之案:“進道若退”,御注“退”作“□”,傅奕、彭耜、林希逸、趙孟頫此句在“夷道若類”句下。“類”字,釋文、河上、敦煌、景福、柰卷、顧歡並同,傅、範本作“纇”。范曰:“‘纇’,古本音耒,絲節也,河上公作‘類’。今從古本。”今案:“纇”、“類”古通用。廣雅釋言:“纇,節也。”通俗文:“多節曰纇。”“夷道若纇”,簡文註:“疵也。”淮南氾論“明月之珠,不能無纇”,註:“纇,磐若絲之結纇也。”假借為“戾”。左傳昭十六“刑之頗纇”,服註:“不平也。”不平與平對立,故曰“夷道若纇”。夷,平也,“纇”則引申為不平之義。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

武內義雄曰:敦、遂二本“谷”作“俗”。 羅振玉曰:“大白若辱”,此句敦煌本在“上德若谷”之前。

謙之案:羅卷敦戊本“谷”不作“俗”,與法京敦乙本異。成玄英曰:“‘谷’本亦作“俗”字者,言亦能忘德,不異囂俗也。”馬敘倫曰:“各本作‘谷’,‘俗’之省也。言高上之德,反如流俗,即和光同塵之義。”又“大白”,道藏王本“大”作“太”。

又“辱”字,傅、範本作“□”。范曰:‘□’音辱,黑垢也。古本如此,河上本作‘辱’。”畢沅曰:“‘□”,河上公、王弼並作‘辱’。作‘□’者,所謂‘以白造緇’是矣。說文解字無‘□’字。”謙之案:玉篇:“□,垢黑也。”當為“辱”之古文。廣雅釋詁三:“辱,污也,又惡也。”儀禮士昏禮“今吾子辱”,註:“以白造緇曰辱。”素問氣交變大論:“黑氣迺辱。”辱有黑義,與白對立,故曰“大白若辱”。易順鼎曰:按“辱”者,儀禮士昏禮注云“ 以白造緇曰辱”,即此“辱”字之義。……蓋以白造緇,除去污辱之跡,故曰辱也。此老子本義,幸有詩傳、禮注可以互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