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八章


停一停,李岩又說:“德齊,我剛才有幾句話,意猶未盡。許多讀書人,一受
宋以來理學之害,二受八股科舉之害,往往讀書一生,毫無實學,問兵、農不知,
問錢、谷不知,問經邦濟民之策,瞠目不知所答。有少數人能打破科舉制藝①藩籬,
涉獵一些雜學②,便在朋輩中談政言兵,旁若無人,自以為管、樂③再世,諸葛復
生。其實,陳涉、吳廣等首難英雄和劉邦、朱洪武等創業之主,都不是讀書人。自
古以來有真才實學的讀書人,都只能因人成事,做人輔佐。你我是世家公子出身,
又涉獵了幾部經世致用的書,平日不知天高地厚,自以為多么了不起。如今來到闖
王帳下,雖只一日,耳目為之一新,胸襟為之一開。自今往後,我們千萬不可再存
往日的狂妄習氣和想法。切記,切記!”

①制藝——即八股文。
②雜學——明代讀《四書》、《五經》和學做八股文為讀書人進身的敲門磚,
把別的書籍和學問都看成雜學。
③管、樂——管仲,春秋時齊人。樂毅,戰國進燕人。

李侔因哥哥不惜重複,諄諄告誡,明白哥哥一則確實見到闖王后十分敬佩二則
也用心很深。他連連點頭稱是,並且說:
“哥說的這些話,我一定記在心中。”
關於紅娘子拜高夫人為義母的事,紅娘子和李岩剛回來時已經作為一件大事對
李侔談過,此刻又提起來談了一陣。兄弟倆都是滿心喜悅。李侔很希望哥哥早日將
紅娘子娶為續弦夫人,但是封建禮教思想深深地妨害了他們兄弟間的親密平等關係,
使他在兄長面前只能畢恭畢敬,而不好談及兄長的婚事。他想了想,決定明日見到
宋獻策時順便談談這事,請獻策從中撮合。他離開哥哥的軍帳,在全營中巡視一遍,
才回到自己的帳中。李岩在李作離開後根據洛陽一帶百姓歡迎闖王的話,擬了兩首
歌謠,然後才脫去外衣上床。但是他沒有馬上人睡,心潮澎湃,萬感交集,忽然從
二里外郝搖旗營中傳過來第一陣公雞啼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