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八章


陽出成皋,從南陽出葉縣,東取鄭州、許昌,會師開封,東進商丘,直逼徐、楊,
由方城、舞陽,東取郾城、汝南,席捲陳州、穎州①,迴翔於江淮之間。到了這時,
以河南為根本的作戰方略就算成功,立於不敗之地,可以進一步與明朝爭奪天下。
古人把爭天下比做‘逐鹿中原’。也只有穩據中原,才能定鹿死誰手。”

①陳州、穎州——陳州是今河南淮陽。穎州是今安徽阜陽。

牛金星拍了一下手掌,說:“說的是,說的是。我平日與獻策也曾如此議論。
務請闖王俯采此議,作為當前用兵方略。”
闖王含笑點頭,說:“等咱們攻下洛陽,看情形再作決定。”
李岩又說:“自古爭天下,有無立足地,至關重要。劉邦以關中為根本,遂能
北出燕、趙,東略齊、魯,逐鹿中原,滅項羽而統一天下。李淵父子據有太原、河
東為根本,西取長安,然後東出潼關,與王世充爭奪東都,收取中原而次第統一全
國。朱元津先據南京為根本,西滅陳友諒,東滅方國珍、張士誠,然後出師北伐,
驅逐蒙元。所以自古凡以馬上得天下,必先擇一立足地,可戰可守,財賦兵馬有所
出。”
宋獻策怕有些古地理闖王不知道,幫助解釋說:“漢高祖與楚霸王畫鴻溝為界,
鴻溝在今汜水境內,故虎牢關以西,洛陽一帶,都同關中連成一片。林泉兄的意思
是建議以洛陽、南陽兩府為根本,招集流亡,撫恤百姓,開墾荒地,恢復生產。黃
巢善於用兵,縱橫中國,馳驅萬里,終能攻克長安,建國大齊。然其失敗甚速,非
其兵不精,戰不勇。其故有二:一為起義十幾年中,不知經營一個立足地方,到了
長安,亦未能在關中善為經營,撫恤百姓,使百姓樂為之用。關中一帶生產破壞殆
盡,百姓飢餓困苦,而黃巢的軍糧亦斷了來源;二為內部背叛,朱溫首先降唐。然
如黃巢有一鞏固立足地,退有所守,足食足兵,即關中殘破,也立於不敗之地。即
使朱溫降唐,亦未必即亡。故林泉所言,實為上策。”
李自成覺得他們的話很有道理,但是他和老八隊的大小將領都是陝西人,對陝
西特別熟悉,也有一種特別的鄉土感情,又加上自古以來有一個歷史傳統觀念,認
為長安是最好的建都地方,這觀念也深深地影響著他。他笑著說:
“你們各位所言,很有道理。將來咱們如能以關中為根本,豈不更好?”
金星說:“古稱秦關百二,帶礪山河,加上強兵良馬多出西北,故長安為古代
建都之地,而關中拱衛京師。然而千餘年來,氣運消長,變化甚大,天下形勢頗與
中古以前不同。唐朝雖然建都長安,卻以洛陽為東都;盛唐之際,頗著力經營東都,
高宗與武后且數次率群臣駕幸洛陽,即在洛陽臨朝,治理天下。自唐以後,直至北
宋,建都均在中原,而以開封為主要建都之地。即金朝後期,因受蒙古所迫,亦遷
都開封而不遷都長安。其故何在?蓋自近古以還,京師供應日繁,糧食、布帛、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