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第三卷)》第四十九章

陳永福見巡撫不明確表示意見,又說道:“只要軍糧充足,開封確實可以堅守。
請大人三思,確保軍糧要緊。至於百姓食糧,當然也十分重要,但目前最急需的是
軍糧。”
黃澍不滿意陳永福挾兵權以自重,但不敢露於辭色,徐徐說道:“軍糧固然要
緊,然如民心不固,城亦難守。以下官看來,目前之計,應由官府發銀買糧,至少
籌措粗細糧食五千石,發祟軍民,以救燃眉之急。”
高名衡問:“軍人也買糧么?”
陳永福說:“在營官兵由國家發糧,可是在營官兵都有家屬,和百姓一樣。”

高名衡點點頭,憂慮地說:“五千石糧食談何容易。縱然能夠籌措三五百石,
但城中人口數十萬,杯水車薪,無濟於事。半個月以後如何?”


黃澍說:“大人,目前不能想得那么遠,只要能夠救一天就救一天,以後總還
有辦法可想。”
高名衡感到這確是無可奈何的事,將來怎么辦,只有留待以後再說。沉默片刻,
他望著黃澍問道:
“買糧的事,要任勞任怨,黃推官可能主持?”
“下官想來想去,覺得此事不宜由官府來辦。”
“不由官府來辦,由誰來辦?”
“如今開封城內按五門分為五社,統歸總社指揮。此事可命總社去辦。總社李
光壂,為人精明強幹,又是本城世家。此事委他去辦,定可辦得十分周到。”
高名衡點頭說:“讓李總社辦,我也放心。只是糧價怎么辦?搶購之下,糧價
更要上漲,縱然能夠籌措幾萬兩銀子,又能買到多少糧食?何況幾萬兩銀子也不容
易籌措,官紳們誰肯出那么多銀子?”
“銀子先從藩庫里拿,不必讓官紳出,免得誤時。至於糧價,開始可以限價,
我已經同李光壂商議過,定為麥子每石四兩銀子,雜糧每石三兩銀子。”
陳永福笑了一笑,說:“黃推官想得太容易了!這樣限價,恐怕買不到糧食。”

黃澍說:“如果買不到,只好不限價。不管怎么貴,糧食一定要買到手。”
正在談話,忽然陳永福的中軍前來稟報:據南門、宋門守將來報,禹王台與大
堤外火把流動,似有大股賊兵正在調遣,準備攻城。這訊息使高名衡、黃澍、陳永
福都感到吃驚。黃澍脫口而出:
“沒想到闖賊這么快就準備攻城!”
陳永福馬上起身告辭,趕往城頭察看。
黃澍同高名衡又密談一陣,離開巡撫衙門,在家丁和衙役的簇擁下趕回理刑廳。
由於巡撫對他的椅信更深了,他的心中深感高興,相信解圍之後必將飛黃騰達無疑,
但是他也感到身上的擔子沉重,開封的吉凶難料。在回理刑廳的路上,他掛心著河
北的訊息,不知李光壂派去河北送信的人今夜能否趕回。倘今夜不能趕回,那就是
路上出了事故,一個解救開封的妙計受了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