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第三卷)》第四十九章


在心中比之《三國演義》上的“水淹七軍①”。但他知道李自成決非于禁,開封只
能暫時解圍,而不會將闖兵全部淹沒。秘密議定之後,黃澍連夜返回城中。此刻黃
澍想了片刻,對李光壂說道:

①水淹七軍——故事見於通行本《三國演義》第七十四回。

“開封城萬無一失,只怕數百里內洪水滔滔,不知將淹毀多少村莊,漂沒多少
人畜!”
李光壂說道:“我也覺得後果堪慮。”
黃澍又想了片刻,忽然下了狠心,說:“巡撫與諸位上憲都已暗中同意,只待
周王殿下點頭,就可決定。”
李光壂說:“從河北回來的人說,嚴大人、卜大人正等著開封的回音,一旦決
定,就好動手。”
黃澍說:“我馬上就要稟明撫台大人,然後同撫台一起進宮,面奏周王殿下知
道。此事萬萬需要機密,不能露出風聲。一旦決了黃河,不管水大水小,李自成必
然大為震動,如果閻李寨的軍糧輜重被淹,他就非退兵不可,這樣開封之圍自然也
就解了。不過黃河決口之後,城中望見黃水奔來,一定會議論紛紛。我們一定要防
止訊息泄露,一口咬死說是流賊決河,這一點十分重要。”
李光壂神色嚴重,點點頭說:“當然,當然。”
過了兩天,約摸辰時左右,忽然全城哄傳昨夜李自成掘了黃河,要將開封全城
軍民淹死。首先是北城和西城上的守城軍民看見一道黃水從西北向東南流來,隨即
黃澍命幾個眼睛特別尖的年輕人吃飽肚皮,登上上方寺鐵塔半腰,有的爬上塔的最
高層,觀看水勢。
水並沒有照嚴雲京和黃渤的期望,沖向閻李寨,而是從閻李寨北邊數里遠的低
處向東南方向流來。水勢不大,流速緩慢,在陽光下明滅如線。人們還看到,城外
義軍毫不驚慌,大堤內外常有不少義軍到水邊觀看、飲馬。
城中百姓擔心口子愈沖愈大,黃水會越過早已無用的大堤,滔滔而來,沖塌城
牆或漫過城頭,灌進城內。家家戶戶都趕快燒香許願,除在院中焚香禱告玉皇之外,
也成群結隊往省城隍、府城隍和祥符縣的縣城隍以及各地方的關帝廟燒香許願。特
別是黃河的保護神金龍四大王廟,今天特別熱鬧,人群川流不息,敲鑼打鼓,前來
燒香磕頭。整個開封城陷入了一片恐怖之中。人們原來都怕餓死,現在卻更怕被黃
水淹死。
中午過後,一道黃水過了大堤缺口,向城邊流來。水勢不大,看來不可能沖毀
城牆。分明大河水枯,不能為害。於是大家放心了。有人覺得奇怪,猜不透李闖王
此時掘河,到底存的是什麼心思。
有人問道:“李闖王到底為何要灌城?他不是要搶奪財物么,把城淹了對他有
什麼好處呢?”
也有人問道:“既然要灌城,為何不將口子開得更大?為什麼不等到河水漲時
掘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