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第四卷)》第二十二章


突出的顴骨上似乎微微地動了幾下。他將兩隻大手抱拳胸前,用斬釘截鐵的口氣說
道:
“皇上,我們初到北京,腳跟沒有站穩,遇到吳三桂與我為敵,這一仗關乎勝
敗大局,非打不可。臣為打仗著想,有意見只好說出口來,不說出來便是對皇上不
忠。”
“你說,你說。孤正要聽你忠言。”
劉宗敏繼續說:“我軍來到北京的人馬號稱有二十萬眾,實在說精兵只有六萬,
連沿路投降的明兵,合起來七萬多人。這六萬精兵,是我們來到北京的看家本錢,
其中有部分將士的士氣已經大不如前。吳三掛有關寧精兵三萬多,加上新近從進關
遼民中徵調的丁壯,合起來有四萬多人。假若我們將全部六萬精兵派去討伐,留下
一萬多人馬戍衛北京,比吳三桂的關寧兵只多了一萬多人。所以這是一次兵力相差
不多的大戰,也是一次苦戰。可是我們必須趕快取勝,不能夠屯兵于堅城之下,拖
延時日。倘若戰事拖延不決,一旦東虜南下,畿輔各地回響吳三桂,對我軍十分不
利。何況,據劉二虎所得探報,吳三桂在海邊屯積的糧草足可以支持半年以上,我
們最多只能攜帶十日之糧,又不能指望附近各州縣百姓支援,與我們在河南、湖廣
各地時情況不同。所以這次討伐吳三桂,一則是勢在必行,二則是全力以赴,三則
是必須一戰將吳三桂打敗。打敗了吳三桂,奪占了山海關,然後迅速回師,經營北
京近畿,方好立於不敗之地,使滿韃子不敢南下,也使河北、河南、山東各地官紳
士民不敢反叛大順。獻策,你是軍師,你說是么?”
宋獻策十分震驚,但在皇上和劉宗敏、李過等都主張對吳三桂用兵討伐的情況
下,他不敢公然反對。不反對吧,又明知用兵不是上策。他站起來說道:
“對吳三桂這樣竊據雄關,擁兵抗拒,成為我朝肘腋之患,用兵討伐,義之正
也。但臣仍主持重多思而行。兵戎大事,有經有權,請不要立即決定……”
劉宗敏冷笑說:“獻策,兵貴神速。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倘若拖延不決,一
旦吳三桂外與滿洲勾連,內有河北、山東官紳回響,公然打出為明朝復國旗號,局
勢大變,我們再想討伐就晚了。”
李自成又向牛金星問道:“啟東,你平日滿腹經綸,對此事必有遠見卓識,何
不說出你的主張?”
牛金星雖然在心中也主張慎重行事,但見皇上和劉宗敏已經下了決心,他就不
敢說出不同的主張了。他恭敬地站起來,向李自成回答說:
“用兵打仗的事,臣不如軍師,更不如汝侯。陛下睿智天縱,思慮淵深,諸臣
萬不及一。如此大事,請陛下不必問臣,斷自聖衷可矣。”
李自成轉向宋獻策問道:“軍師,你看,這一仗應該如何打法?”
宋獻策回答:“陛下不是詢問臣此仗是否應該打,而是詢問臣此仗如何打,足
見陛下東征之計已定,其他的話都不是微臣所宜言了。但臣忝備軍師之職,理應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