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第四卷)》第二十二章


向前進便要挫折,故卦辭為‘亢龍有悔’。你記得這一卦的《繫辭》么?”
李岩說:“弟少年時讀《易經》,對孔子所作易傳,反覆背誦,至今不忘。
《繫辭》云:‘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請
兄想一想,我大順朝近來行事,何嘗不是亢龍!……”
宋獻策趕快作個手勢,要李岩將聲音儘量放小,免得室外有人聽見。李岩搖搖
頭,接著說道:
“孔子在這幾句《繫辭》中,緊接著用十分感慨的口氣說道:‘其唯聖人乎!
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今日你我身居子房與陳平之位,不能諫
阻皇上懸軍東征之議,一旦受挫于堅城之下,東虜乘機由中協或西協進犯,截斷我
皇上回京之路,豈但‘亢龍有悔’!倘若我大順不能在北京立腳,影響所及,將見
河北、河南、山東各地,變亂蜂起,舉國騷亂,大局崩解之禍,不知‘伊於胡底!’”

宋獻策輕輕點頭,小聲問道:“事急勢迫,皇上東征之意已決,今晚召對,我
們用何言進諫?”
李岩回答說:“皇上親率六萬將士,孤軍東征……”
“不是孤軍,是懸軍。”
“是的,是懸軍東征,也等於是孤注一擲。此事乃國家安危存亡所系,你我既
為順朝大臣,受皇上知遇之恩,必當盡職盡忠,對軍國大事的利弊知無不言,方不
負事君之道。”
“如何能克盡厥職,知無不言?”宋獻策問道,剪去燭花,注目望著李岩。
李岩低頭沉吟片刻,重新抬起頭來,口氣堅定地說道:“依弟愚見,事至如今,
只好將今晚之卦,不作隱瞞,面奏皇上。平時陛下十分重視仁兄占卜,倘若今晚聽
到卦爻辭之後,果然動心,你我即可乘機反覆剖析,冒死苦諫,想來陛下可能採納
苦諫,回心轉意,懸崖勒馬。”
宋獻策說:“難!難!據我看,此時諫阻東征,十分困難,反而可能惹皇上震
怒,埋下你我日後之禍。”
“我兄往日對皇上知無不言,今晚何以如此憂懼?”
“往日,”宋獻策感慨地說,“當皇上在艱難困苦之中,依賴眾文武輔佐,虛
懷若谷,從諫如流,集思廣益,知人善任,方能克敵制勝,避免挫折,奪取江山。
自從破了西安之後,皇上與陝西將領成以為大業將成,志得意滿,驕氣已露,而新
降眾多文臣又歌功頌德。才到西安不久,山西、山東未定,河南未穩,更莫說天下
已定,皇上急於還鄉祭祖,大宴鄉黨父老,封侯封伯,比漢高祖功成還鄉,還要心
急。自西安至米脂,沿途八百里,修路建橋,於米脂縣北門外改建行宮。李補之率
領戎馬萬匹護駕,沿途官紳百姓接駕。如此耗費財力民力,當時不僅你我都不敢有
一言諫阻,連啟東也是心有非議而口中稱頌盛德。君臣之間為何有此隔閡?就是皇
上與左右的文臣武將都認為大業已成,而陝西將領們紛紛封侯封伯,他們的意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