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第四卷)》第十七章


大典,而劉宗敏和李友等將領最重視的是對明朝的皇親貴戚、高級官吏的拷掠追贓。
幸而有宋獻策和李岩領導的軍師府保持著清醒的頭腦,沒有忘記大順軍進北京後擺
在面前的嚴峻局勢,尤其擔心大順軍在北京立足未穩,吳三桂據守山海關不肯投降,
而滿洲人乘機向北京進兵。如今他們所擔心的事情果然出現!

①上京舉子——民間對上北京參加會試的各省舉人的俗稱。

聽了皇上詢問,宋獻策趕快站起來說:“啟奏陛下,今日天色剛明,劉體純就
叫開朝陽門,來到軍師府,親自向臣等稟報一件重大軍情。據細作探報,滿洲人正
在徵召滿、蒙、漢八旗人馬,不日即將南犯。臣等竊以為,自萬曆季年以來,東虜
兵勢日強,明廷步步失算,遂使東虜成為中國之心腹大患,至今仍為我朝勢不兩立
之勁敵……”
“你坐下說話,坐下說話,是勁敵么?”
“請陛下恕臣直言,滿洲確實是我朝勁敵,萬萬不可輕視。”
李自成低頭沉吟,心中說道:“沒料到遼東一隅之地,東夷余種,竟然如此狂
肆,敢在此時稱兵人犯!”
宋獻策看出來皇上對滿洲抱輕視態度,坐下後又欠身說道:“陛下,崇禎一朝,
滿洲兵四次南犯,只有一次是從大同附近進犯,其餘三次從三協①之地進入長城,
威脅北京,深入冀南,橫掠山東,然後從東協或中協出塞。虜兵每次入塞,都使崇
禎無力應付,幾乎動搖了明朝根本。如今我國家草創,根基未固,以數萬人來到北
京,奪取了明朝江山,確實是空前勝利。皇上聲威震赫,必將光照千古。然而我軍
人數不多,遠離關中,破北京後吳三桂屯兵山海城中,觀望不降,而滿洲強敵又已
調集兵馬,蠢蠢欲動。臣等忝備軍師之職,實不敢高枕無憂。”

①三協——這是明朝時期的軍事地理名詞,與吳三桂降清經過有關,特為注釋
清楚。隆慶二年(1568),抗倭名將戚繼光由浙江凋至北方,任薊鎮總兵,統轄薊
州、永平、山海諸處軍事,整修長城,並將從山海至昌平東之石塘嶺,沿長城一千
余里劃為三個防區,稱為三協,每協轄四個小區,共一十二個小區(或稱路)。每
協設一副將,每路置一小將,東協駐建昌營,中協駐三屯營,西協駐石匣。總兵駐
薊州。

李自成低頭沉默片刻,然後向李岩問道:“林泉有何高見?……坐下說話,不
用站起來。”
李岩欠身說道:“自從萬曆以來,虜酋努爾哈赤在遼東崛起,舉兵叛亂,自稱
後金。天啟之年,努爾哈赤病死,他的兒子皇太極即位,虜勢更強,遂於崇禎九年
改偽國號為清。努爾哈赤生前,已為虜兵入犯塞內打好了根基。皇太極繼位之後,
用兵屢勝,近幾年已統一了遼東,席捲蒙古各部,臣服了朝鮮。所以微臣無知,每
與獻策密商,均以東虜乘機南下為憂。既然探知東虜已經在調動兵馬,請陛下不可
不預為之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