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第四卷)》第十七章


“吳三桂究竟有多少兵力?”
“臣依據細作探報,大體估算,吳三桂在山海關大約有五萬人馬,步騎兵各占
一半。在寧遠時他有三萬多人馬,在邊兵中是一支勁旅,各種火器都有。所以雖然
他的人馬在關外成了孤軍,卻使多爾袞不能將他吃掉。滿洲兵已經占領了松山、杏
山,又占領了中前所,就是不敢進攻寧遠,不願過多地損傷滿洲人馬。吳三桂受封
為平西伯後,兼統山海關駐軍,增加了七八千人,大約有四萬多人馬。他從寧遠攜
帶了十幾萬百姓進關……”
“不是攜帶五十萬百姓進關么?”
“虛稱五十萬,實際上有十幾萬人。關外各地本來人口較稀,一個寧遠衛全境
如何會有五十萬人?何況寧遠境內漢人已經好幾代居住遼東,那裡有他們的祖宗墳
墓,房屋田產,都不願背多離井,變為流民,不肯遷入關內。還有,寧遠的大戶是
祖家,祖氏一族有三個總兵官和他們手下的成群將校,都在滿洲那邊做官,這些人
留在寧遠的家族,士兵眷屬,佃戶和親戚,人數眾多,自然都不肯跟隨吳三桂遷入
關內。據臣估計,吳三桂攜入關內的人口只有十幾萬人,分駐在昌黎、樂亭、灤州、
開平等處。曾經傳聞吳三桂要從這幾處移民中抽征丁壯入伍,但是抽的不多,後來
不抽了,大概是擔心遼民剛剛入關,一時尚難安定,同本地人多有糾紛,處在兵慌
馬亂時候,不宜把遼民中丁壯抽走,只留下老弱婦女,所以吳三桂的人馬還是五萬
之數,並未增加。”
“可是吳三桂給朝廷的塘報上說……”
“陛下,吳三桂奉旨攜遼東百姓人關勤王,不許以一人留給東虜,吳三桂當然
要說他遵旨攜帶全部寧遠一帶百姓入關,既可謊報大功,又可向朝廷領取五十萬移
民的安置經費。其實,請陛下想一想,五十萬百姓遠離故土,長途搬遷,談何容易!
山海關只有一道城門,五十萬百姓扶老攜幼,攜帶著馬車、牛車小車。大小耕牛騾
馬。各種農具、各種家畜家禽、衣物被褥、鍋碗瓢勺、口糧油鹽,擁擁擠擠,呼兒
喚女,都從這一道關門走過,豈是容易!這五十萬遼民分駐昌黎、樂亭、灤州、開
平四州縣,要占用多少房屋,分給多少耕地,擾亂得各州縣雞犬不寧。可是吳三桂
除有五萬馬步兵丁之外,攜來的遼東百姓很快就進入關內了,足見進關的遼民人數
至多十餘萬,不會更多。”
李自成一邊聽一邊點頭,在心中稱讚劉體純的估計合理。他原來擔心吳三桂會
從進入關內的遼東百姓中再徵召兩三萬丁壯人伍,如今放下心了。他揭開茶碗蓋,
喝口香茶,忽然想起來一個重要問題,放下茶碗,趕快問道:
“吳三桂既然忠於明朝,不肯向我投降,他就應該率領三軍為崇禎帝後發喪,
痛哭誓師,立刻興兵復明,傳檄遠近才是,為會么不呢?”
“這是吳三桂的緩兵之計,等待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