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集解》雜篇第二十八讓王



昔周之興,有士二人處於孤竹,曰伯夷、叔齊。二人相謂曰:“ 吾聞西方有人,似有道者,試往觀焉。”至於岐陽,武王聞之,使叔旦往見之,與盟曰:“加富二等,成云:“加祿二級。”就官一列。”血牲而埋之。二人相視而笑曰:“嘻!異哉!此非吾所謂道也。昔者神農之有天下也,時祀盡敬而不祈喜;俞云:“喜當作禧。釋詁:‘禧,福也。'不祈禧〔一〕,不祈福也。呂覽誠廉篇作‘時祀盡敬而不祈福',與此字異義同。”其於人也,忠信盡治而無求焉。樂與政為政,樂與治為治,不以人之壞自成也,不以人之卑自高也,不以遭時自利也。今周見殷之亂而遽為政,上謀而下行貨,王念孫云:“ 下字誤加。上與尚同。呂覽誠廉篇正作‘上謀而行貨'。”阻兵而保威,割牲而盟以為信,揚行以說眾,殺伐以要利,是推亂以易暴也。吾聞古之士遭治世不避其任,遇亂世不為苟存。今天下闇,周德衰,其並乎周以塗吾身也,其,猶與其。並,依。塗,汙也。不如避之以潔吾行。 ”二子北至於首陽之山,遂餓而死焉。若伯夷、叔齊者,其於富貴也,苟可得已,則必不賴。恃也。高節戾行,獨樂其志,不事於世,此二士之節也。

〔一〕“禧”原作“喜”,據集釋引俞樾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