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卷一百三十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子羽暴虐,漢行功德;憤發蜀漢,還定三秦;誅籍業帝,天下惟寧,改制易俗。作高祖本紀第八。
惠之早霣,【正義】:音殞。諸呂不台;【集解】:徐廣曰:“無台輔之德也。一曰怡,懌也,不為百姓所說。”【索隱】:徐廣音胎,非也。案:一音怡,此贊本韻,則怡懌為是。崇彊祿、產,諸侯謀之;殺隱幽友,大【集解】:徐廣曰:“趙隱王如意,趙幽王友。”臣洞疑,【索隱】:案:洞是洞達為義,言所共疑也。遂及宗禍。作呂太后本紀第九。
漢既初興,繼嗣不明,迎王踐祚,天下歸心;蠲除肉刑,開通關梁,廣恩博施,厥稱太宗。作孝文本紀第十。
諸侯驕恣,吳首為亂,京師行誅,七國伏辜,天下翕然,大安殷富。作孝景本紀第十一。
漢興五世,隆在建元,外攘夷狄,內脩法度,封禪,改正朔,易服色。作今上本紀第十二。
維三代尚矣,年紀不可考,蓋取之譜牒舊聞,本於茲,於是略推,作三代世表第一。
幽厲之後,周室衰微,諸侯專政,春秋有所不紀;而譜牒經略,五霸更盛衰,欲睹周世相先後之意,作十二諸侯年表第二。
春秋之後,陪臣秉政,彊國相王;以至於秦,卒並諸夏,滅封地,擅其號。作六國年表第三。
秦既暴虐,楚人發難,項氏遂亂,漢乃扶義征伐;八年之間,天下三嬗,事繁變眾,故詳著秦楚之際月表第四。
漢興已來,至於太初百年,諸侯廢立分削,譜紀不明,有司靡踵,彊弱之原雲以世。【集解】:徐廣曰:“一作‘雲已’也。漢序曰:‘敞、義依霍,庶幾雲已’。”【索隱】:案:踵謂繼也。“以”字當作“已”,“世”當作“也”,並誤耳。雲,已,也,皆語助之辭也。【正義】:言漢興已來百年,諸侯廢立分削,譜紀不能明其嗣,有司無所踵繼其後,乃雲彊弱之原雲以世相代,不能有所錄紀也。作漢興已來諸侯年表第五。
維高祖元功,輔臣股肱,剖符而爵,澤流苗裔,忘其昭穆,或殺身隕國。作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
惠景之間,維申功臣宗屬爵邑,作惠景間侯者年表第七。
北討彊胡,南誅勁越,征伐夷蠻,武功爰列。作建元以來侯者年表第八。
諸侯既彊,七國為從,子弟眾多,無爵封邑,推恩行義,其埶銷弱,德歸京師。作王子侯者年表第九。
國有賢相良將,民之師表也。維見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賢者記其治,不賢者彰其事。作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第十。
維三代之禮,所損益各殊務,然要以近性情,通王道,故禮因人質為之節文,略協古今之變。作禮書第一。
樂者,所以移風易俗也。自雅頌聲興,則已好鄭衛之音,鄭衛之音所從來久矣。人情之所感,遠俗則懷。【集解】:徐廣曰:“樂者所以感和人情。人情既感,則遠方殊俗莫不懷柔向化也。”比樂書以述來古,【索隱】:案:來古即古來也。言比樂書以述自古已來樂之興衰也。作樂書第二。
非兵不彊,【索隱】:案:此律書之贊而雲“非兵不強”者,則此“律書”既“兵書”也。古者師出以律,則凡出軍皆聽律聲,故云“聞聲效勝負,望敵知吉凶”也。非德不昌,黃帝、湯、武以興,【索隱】:黃帝有版泉之師,湯、武有鳴條、牧野之戰而克桀、紂。桀、紂、二世以崩,可不慎歟?司馬法所從來尚矣,【正義】:古者師出以律,凡軍出皆吹律聽聲。律書雲“六律為萬事根本,其於兵械尤所重。望敵知吉凶,聞聲效勝負”。故云“司馬兵法所從來尚矣”乎?太公、孫、吳、王子【集解】:徐廣曰:“王子成甫。”能紹而明之,切近世,極人變。作律書第三。
律居陰而治陽,歷居陽而治陰,律歷更相治,間不容翲忽。【索隱】:案:忽者,總文之微也。翲者,輕也。言律歷窮陰陽之妙,其間不容絲忽也。言“翲”,恐衍字耳。正義翲,匹遙反,今音匹沼反。字當作“秒”。秒,禾芒表也。忽,一蠶口出絲也。言律歷相治之間,不容比微細之物也。五家之文怫異,【索隱】:怫音悖,一音扶物反。怫亦悖也。言金木水火土五家之文,各相悖異不同也。【正義】:五家謂黃帝、顓頊、夏、殷、周之歷,其文相戾,乖異不同,維太初之元論歷律為是,故曆書自太初之元論之也。維太初之元論。作曆書第四。【集解】:徐廣曰:“論,一作‘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