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卷三十七 衛康叔世家第七


宣公七年,魯弒其君隱公。九年,宋督弒其君殤公,及孔父。十年,晉曲沃莊伯弒其君哀侯。
十八年,初,宣公愛夫人夷姜,夷姜生子伋,以為太子,而令右公子傅之。右公子為太子取齊女,未入室,而宣公見所欲為太子婦者好,說而自取之,更為太子取他女。宣公得齊女,生子壽、子朔,令左公子傅之。【集解】:杜預曰:“左右媵之子,因以為號。”太子伋母死,宣公正夫人與朔共讒惡太子伋。宣公自以其奪太子妻也,心惡太子,欲廢之。及聞其惡,大怒,乃使太子伋於齊而令盜遮界上殺之,【正義】:左傳雲衛宣公使太子伋之齊,“使盜待諸莘,將殺之”。杜預雲“莘,衛地”。與太子白旄,而告界盜見持白旄者殺之。且行,子朔之兄壽,太子異母弟也,知朔之惡太子而君欲殺之,乃謂太子曰:“界盜見太子白旄,即殺太子,太子可毋行。”太子曰:“逆父命求生,不可。”遂行。壽見太子不止,撲盜其滄旄而先馳至界。界盜見其驗,即殺之。壽已死,而太子伋又至,謂盜曰:“所當殺乃我也。”盜並殺太子伋,以報宣公。宣公乃以子朔為太子。十九年,宣公卒,太子朔立,是為惠公。
左右公子不平朔之立也,惠公四年,左右公子怨惠公之讒殺前太子伋而代立,乃作亂,攻惠公,立太子伋之弟黔牟為君,惠公餎齊。
衛君黔牟立八年,齊襄公率諸侯奉王命共伐衛,納衛惠公,誅左右公子。衛君黔牟餎於周,惠公復立。惠公立三年出亡,亡八年復入,與前通年凡十三年矣。
二十五年,惠公怨周之容舍黔牟,與燕伐周。周惠王餎溫,衛、燕立惠王弟穨為王。二十九年,鄭復納惠王。三十一年,惠公卒,子懿公赤立。
懿公即位,好鶴,【正義】:括地誌云:“故鶴城在滑州匡城縣西南十五里。左傳雲‘衛懿公好鶴,鶴有乘軒者。狄伐衛,公欲戰,國人受甲者皆曰“使鶴,鶴實有祿位,余焉能戰”!’俗傳懿公養鶴於此城,因名也。”淫樂奢侈。九年,翟伐衛,衛懿公欲發兵,兵或畔。大臣言曰:“君好穀,穀可令擊翟。”翟於是遂入,殺懿公。
懿公之立也,百姓大臣皆不服。自懿公父惠公朔之讒殺太子伋代立至於懿公,常欲敗之,卒滅惠公之後而更立黔牟之弟昭伯頑之子申為君,是為戴公。
戴公申元年卒。齊桓公以衛數亂,乃率諸侯伐翟,為衛築楚丘,【正義】:括地誌云:“城武縣有楚丘亭。”立戴公弟毀為衛君,【集解】:賈誼書曰:“衛侯朝於周,周行人問其名,答曰衛侯辟疆,周行人還之,曰啟疆辟疆,天子之號,諸侯弗得用。衛侯更其名曰毀,然後受之。”【正義】:毀音毀。是為文公。文公以亂故餎齊,齊人入之。
初,翟殺懿公也,衛人憐之,思復立宣公前死太子伋之後,伋子又死,而代伋死者子壽又無子。太子伋同母弟二人:其一曰黔牟,黔牟嘗代惠公為君,八年復去;其二曰昭伯。昭伯、黔牟皆已前死,故立昭伯子申為戴公。戴公卒,復立其弟毀為文公。
文公初立,輕賦平罪,【索隱】:輕賦稅,平斷刑也。平,或作“卒”。卒謂士卒也。罪字連下讀,蓋亦一家之義耳。身自勞,與百姓同苦,以收衛民。
十六年,晉公子重耳過,無禮。十七年,齊桓公卒。二十五年,文公卒,子成公鄭立。
成公三年,晉欲假道於衛救宋,成公不許。晉更從南河度,【集解】:服虔曰:“南河,濟南之東南流河也。”杜預曰:“從汲郡南度,出衛南。”救宋。徵師於衛,衛大夫欲許,成公不肯。大夫元咺攻成公,成公出餎。【索隱】:餎楚。【正義】:咺,況遠反。晉文公重耳伐衛,分其地予宋,討前過無禮及不救宋患也。衛成公遂出奔陳。【索隱】:按:左傳“衛侯聞楚師敗,懼,出奔楚,遂適陳”是。二歲,如周求入,與晉文公會。晉使人鴆衛成公,成公私於周主鴆,令薄,得不死。【索隱】:按:私謂賂之也。已而周為請晉文公,卒入之衛,而誅元亘,衛君瑕出餎。【索隱】:是元咺所立者,成公入而殺之,故僖三十年經雲“衛殺其大夫元咺及公子瑕”。此言“奔”,非也。七年,晉文公卒。十二年,成公朝晉襄公。十四年,秦穆公卒。二十六年,齊邴歜弒其君懿公。【索隱】:邴歜與左氏同,而齊系家作“邴戎”者,蓋邴歜掌御戎車,故號邴戎。邴音丙。歜亦作“椓”。三十五年,成公卒,【集解】:世本曰:“成公徙濮陽。”宋忠曰:“濮陽,帝丘,地名。”子穆公嗔ⅰ!菊義】:嘁羲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