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卷六十 三王世家第三十


“丞相臣青翟、太僕臣賀、行御史大夫事太常臣充、太子少傅臣安行宗正事昧死言:臣青翟等前奏大司馬臣去病上疏言,皇子未有號位,臣謹與御史大夫臣湯、中二千石、二千石、諫大夫、博士臣慶等昧死請立皇子臣閎等為諸侯王。陛下讓文武,躬自切,及皇子未教。群臣之議,儒者稱其術,或誖其心。陛下固辭弗許,家皇子為列侯。臣青翟等竊與列侯臣壽成【集解】:徐廣曰:“蕭何之玄孫酇侯壽成,後為太常也。”等二十七人議,皆曰以為尊卑失序。高皇帝建天下,為漢太祖,王子孫,廣支輔。先帝法則弗改,所以宣至尊也。臣請令史官擇吉日,具禮儀上,御史奏輿地圖,【索隱】:謂地為“輿”者:天地有覆載之德,故謂天為“蓋”,謂地為“輿”,故地圖稱“輿地圖”。疑自古有此名,非始漢也。他皆如前故事。”制曰:“可。”
四月丙申,奏未央宮。“太僕臣賀行御史大夫事昧死言:太常臣充言卜入四月二十八日乙巳,可立諸侯王。臣昧死奏輿地圖,請所立國名。禮儀別奏。臣昧死請。”
制曰:“立皇子閎為齊王,旦為燕王,胥為廣陵王。”
四月丁酉,奏未央宮。六年【集解】:徐廣曰:“一雲元狩。”四月戊寅朔,癸卯,御史大夫湯下丞相,丞相下中二千石,二千石下郡太守、諸侯相,丞書從事下當用者。如律令。
“維六年四月乙巳,皇帝使御史大夫湯廟立子閎為齊王。曰:於戲,小子閎,【索隱】:此封齊王策文也。又按武帝集,此三王策皆武帝手制。於戲音嗚呼。戲或音羲。受茲青社!【集解】:張晏曰;“王者以五色土為太社,封四方諸侯,各以其方色土與之,苴以白茅,歸以立社。”【索隱】:蔡邕獨斷云:“皇子封為王,受天子太社之土,若封東方諸侯,則割青土,藉以白茅,授之以立社,謂之‘茅土’。”齊在東方,故云青社。朕承祖考,維稽古建爾國家,封於東土,世為漢籓輔。於戲念哉!恭朕之詔,惟命不於常。人之好德,克明顯光。義之不圖,俾君子怠。【索隱】:謂若不圖於義,則君子懈怠,無歸附心。悉爾心,允執其中,天祿永終。厥有炋臧,乃凶於而國,害於爾躬。於戲,保國艾民,可不敬與!王其戒之。”【集解】:徐廣曰:“立八年,無後,絕。”
右齊王策。
“維六年四月乙巳,皇帝使御史大夫湯廟立子旦為燕王。曰:於戲,小子旦,受茲玄社!朕承祖考,維稽古,【索隱】:褚先生解云:“維者,度也。稽者,當也。言當順古道也。”魏高貴鄉公云:“稽,同也。古,天也。謂堯能同天。”建爾國家,封於北土,世為漢籓輔。於戲!葷粥氏虐老獸心,【索隱】:按:匈奴傳曰“其國貴壯賤老,壯者食肥美,老者食其餘”,是虐老也。侵犯寇盜,加以奸巧邊萌。【索隱】:邊甿。韋昭云:“甿,民也。”三倉云:“邊人云甿。”於戲!朕命將率徂征厥罪,萬夫長,千夫長,三十有二君皆來,【集解】:張晏曰:“時所獲三十二帥也。”降期奔師。【集解】:如淳曰:“偃其旗鼓而來降。”【索隱】:漢書“君”作“帥”,“期”作“旗”。而服虔雲以三十二軍中之將,下旗去之也。如淳雲即昆邪王偃旗鼓降時也。若如此意,則三十二君非軍將,蓋戎狄酋帥時有三十二君來降也。葷粥徙域,【集解】:張晏曰:“匈奴徙東也。”北州以綏。【集解】:臣瓚曰:“綏,安也。”悉爾心,毋作怨,毋俷德,【集解】:徐廣曰:“俷,一作‘菲’。”【索隱】:無菲德。蘇林云:“菲,廢也。本亦作‘俷’,俷,敗也。”孔文祥云:“菲,薄也。”漢書作“棐”。【正義】:俷音符味反。毋乃廢備。【索隱】:褚先生解云:“言無乏武備,常備匈奴也。”非教士不得從徵。【集解】:張晏曰:“士不素習,不應召。”【索隱】:韋昭云:“士非素教習,不得從軍徵發。故孔子曰‘不教人戰,是謂棄之’是也。”褚先生解云:“非習禮義,不得在其側也。”於戲,保國艾民,可不敬與!王其戒之。”【集解】:徐廣曰:“立三十年,自殺,國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