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卷四十六 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騶忌子見三月而受相印。淳于髡見之曰:“善說哉!髡有愚志,原陳諸前。”騶忌子曰:“謹受教。”淳于髡曰:“得全全昌,【索隱】:案:得全,謂人臣事君之禮全具無失,故云得全也。全昌者,謂若無失則身名獲昌,故云全昌也。失全全亡。”騶忌子曰:“謹受令,請謹毋離前。”【索隱】:謂佩服此言,常無離心目之前。淳于髡曰:“豨膏棘軸,所以為滑也,然而不能運方穿。”【索隱】:豨膏,豬脂也。棘軸,以棘木為車軸,至滑而堅也。然而穿孔若方,則不能運轉,言逆理反經也。故下忌曰“請謹事左右”,言每事須順從。騶忌子曰:“謹受令,請謹事左右。”淳于髡曰:“弓膠昔幹,【集解】:徐廣曰:“一作‘乾’。”【索隱】:音孤捍反。昔,久舊也。幹,弓幹也。徐廣又曰一作“乾”。考工記作“啗幹”,則啗昔音相近。言作弓之法,以膠被昔幹而納諸檠中,則是以勢令合耳。所以為合也,然而不能傅合疏罅。”【索隱】:傅音附。罅音五嫁反。以言膠幹可以勢暫合,而久亦不能常傅合於疏罅隙縫。以言人臣自宜彌縫得所,豈待拘以禮製法式哉。故下雲“請自附於萬人”是也。騶忌子曰:“謹受令,請謹自附於萬民。”淳于髡曰:“狐裘雖敝,不可補以黃狗之皮。”騶忌子曰:“謹受令,請謹擇君子,毋雜小人其間。”淳于髡曰:“大車不較,【索隱】:較者,校量也。言有常制,若大車不較,則車不能載常任,琴不能成五音也。不能載其常任;琴瑟不較,不能成其五音。”騶忌子曰:“謹受令,請謹脩法律而督奸吏。”淳于髡說畢,趨出,至門,而面其仆曰:“是人者,吾語之微言五,其應我若響之應聲,是人必封不久矣。”【集解】:新序曰:“齊稷下先生喜議政事。騶忌既為齊相,稷下先生淳于髡之屬七十二人皆輕騶忌,以為設以微辭,騶忌必不能及,乃相與俱往見騶忌。淳于髡之徒禮倨,騶忌之禮卑。淳于髡等稱辭,騶忌知之如應響,淳于髡等辭詘而去,騶忌之禮倨,淳于髡之禮卑。故所以尚干將、莫邪者,貴其立斷也。所以尚騏驥者,為其立至也。必且曆日曠久,則系氂能挈石,駑馬亦能致遠。是以聰明捷敏,人之美材也。”居期年,封以下邳,號曰成侯。
威王二十三年,與趙王會平陸。二十四年,與魏王會田於郊。魏王問曰:“王亦有寶乎?”威王曰:“無有。”【索隱】:案:韓嬰詩外傳以為齊宣王,其說異也。梁王曰:“若寡人國小也,尚有徑寸之珠照車前後各十二乘者十枚,奈何以萬乘之國而無寶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為寶與王異。吾臣有檀子者,【索隱】:檀子,齊臣。檀,姓;子,美稱,大夫皆稱子。朌子,田朌也。黔夫及種首皆臣名。事悉具戰國策也。使守南城,則楚人不敢為寇東取,泗上十二諸侯【索隱】:邾、莒、宋、魯之比。皆來朝。吾臣有朌子者,使守高唐,則趙人不敢東漁於河。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則燕人祭北門,趙人祭西門,【集解】:賈逵曰:“齊之北門西門也。言燕、趙之人畏見侵伐,故祭以求福。”徙而從者七千餘家。吾臣有種首者,使備盜賊,則道不拾遺。將以照千里,豈特十二乘哉!”梁惠王慚,不懌而去。
二十六年,魏惠王圍邯鄲,趙求救於齊。齊威王召大臣而謀曰:“救趙孰與勿救?”騶忌子曰:“不如勿救。”段乾朋曰:“不救則不義,且不利。”威王曰:“何也?”對曰:“夫魏氏並邯鄲,其於齊何利哉?且夫救趙而軍其郊,是趙不伐而魏全也。故不如南攻襄陵【正義】:襄陵故城在兗州鄒縣也。以弊魏,邯鄲拔而乘魏之弊。”威王從其計。
其後成侯騶忌與田忌不善,公孫閱【索隱】:戰國策作“公孫閎”。謂成侯忌曰:“公何不謀伐魏,田忌必將。戰勝有功,則公之謀中也;戰不勝,非前死則後北,而命在公矣。”於是成侯言威王,使田忌南攻襄陵。十月,邯鄲拔,齊因起兵擊魏,大敗之桂陵。【索隱】:在威王二十六年。【正義】:在曹州乘氏縣東北二十一里。於是齊最彊於諸侯,自稱為王,以令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