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卷四十四 魏世家第十四

魏之先,畢公高之後也。畢公高與周同姓。【索隱】:左傳富辰說文王之子十六國有畢、原、豐、郇,言畢公是文王之子。此雲與周同姓,似不用左氏之說。馬融亦云畢、毛,文王庶子。武王之伐紂,而高封於畢,【集解】:杜預曰:“畢在長安縣西北。”【正義】:括地誌云:“畢原在雍州萬年縣西南二十八里。”於是為畢姓。其後絕封,為庶人,或在中國,或在夷狄。其苗裔曰畢萬,事晉獻公。
獻公之十六年,趙夙為御,畢萬為右,以伐霍、耿、魏,滅之。以耿封趙夙,以魏封畢萬,【正義】:魏城在陝州芮城縣北五里。鄭玄詩譜云:“魏,姬姓之國,武王伐紂而封焉。”為大夫。卜偃曰:【索隱】:晉掌卜大夫郭偃也。“畢萬之後必大矣,萬,滿數也;魏,大名也。以是始賞,天開之矣,天子曰兆民,諸侯曰萬民。今命之大,以從滿數,其必有眾。”初,畢萬卜事晉,遇屯之比。辛廖占之,曰:“吉。屯固比入,吉孰大焉,其必蕃昌。”
畢萬封十一年,晉獻公卒,四子爭更立,晉亂。而畢萬之世彌大,從其國名為魏氏。生武子。【索隱】:左傳武子名犨。系本雲“畢萬生芒季,芒季生武仲州”。州與犨聲相近,字異耳,代亦不同。魏武子以魏諸子事晉公子重耳。晉獻公之二十一年,武子從重耳出亡。十九年反,重耳立為晉文公,而令魏武子襲魏氏之後封,列為大夫,治於魏。生悼子。
魏悼子徙治霍。【索隱】:系本雲“武仲生莊子絳”,無悼子。又系本居篇曰“魏武子居魏,悼子徙霍”。宋忠曰“霍,今河東彘縣也”。則是有悼子,系本卿大夫代自脫耳。然魏,今河北魏縣是也。【正義】:晉州霍邑縣,漢彘縣也,後漢改曰永安,隋改曰霍邑,本春秋時霍伯國也。生魏絳。【索隱】:謚昭子。系本雲“莊子”,文錯也。居篇又曰“昭子徙安邑”,亦與此文同也。
魏絳事晉悼公。悼公三年,會諸侯。悼公弟楊乾亂行,魏絳僇辱楊乾。【索隱】:左傳曰僇楊乾之仆。悼公怒曰:“合諸侯以為榮,今辱吾弟!”將誅魏絳。或說悼公,悼公止。卒任魏絳政,使和戎、翟,戎、翟親附。悼公之十一年,曰:“自吾用魏絳,八年之中,九合諸侯,戎、翟和,子之力也。”賜之樂,三讓,然後受之。徙治安邑。【正義】:安邑在絳州夏縣安邑故城是。魏絳卒,謚為昭子。【集解】:徐廣曰:“世本曰莊子。”生魏嬴。嬴生魏獻子。【索隱】:系本雲“獻子名荼。荼,莊子之子”。無魏嬴。
獻子事晉昭公。昭公卒而六卿彊,公室卑。
晉頃公之十二年,韓宣子老,魏獻子為國政。晉宗室祁氏、羊舌氏相惡,六卿誅之,盡取其邑為十縣,六卿各令其子為之大夫。獻子與趙簡子、【索隱】:趙鞅。中行文子、【索隱】:荀寅。范獻子【索隱】:范吉射。並為晉卿。
其後十四歲而孔子相魯。後四歲,趙簡子以晉陽之亂也,而與韓、魏共攻范、中行氏。魏獻子生魏侈。【索隱】:侈,他本亦作“哆”,蓋“哆”字誤,而代數錯也。按系本“獻子生簡子取,取生襄子多”,而左傳雲“魏曼多”是也。則侈是襄子,中間少簡子一代。魏侈與趙鞅共攻范、中行氏。
魏侈之孫曰魏桓子,【索隱】:系本云:“襄子生桓子駒。”與韓康子、【索隱】:名虔。趙襄子【索隱】:名無恤。共伐滅知伯,【索隱】:智伯,智瑤也,本姓荀,亦曰荀瑤。【正義】:知音智。括地誌云:“故智城在蒲州虞鄉縣西北四十里。古今地名雲解縣有智城,蓋謂此也。”分其地。
桓子之孫曰文侯都。【集解】:徐廣曰:“世本曰斯也。”【索隱】:系本雲“桓子生文侯斯”,其傳雲“孺子爟是魏駒之子”,與此系代亦不同也。魏文侯元年,秦靈公之元年也。與韓武子、【索隱】:系本“武子名啟章,康子子”趙桓子、周威王同時。
六年,城少梁。十三年,使子擊圍繁、龐,出其民。十六年,伐秦,築臨晉元里。
十七年,伐中山,使子擊守之,趙倉唐傅之。子擊逢文侯之師田子方於朝歌,引車避,下謁。田子方不為禮。子擊因問曰:“富貴者驕人乎?且貧賤者驕人乎?”子方曰:“亦貧賤者驕人耳。夫諸侯而驕人則失其國,大夫而驕人則失其家。貧賤者,行不合,言不用,則去之楚、越,若脫鵕然,柰何其同之哉!”子擊不懌而去。西攻秦,至鄭而還,築雒陰、合陽。【正義】:雒,漆沮水也,城在水南。郃陽,郃水之北。括地誌云:“郃陽故城在同州河西縣南三里。雒陰在同州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