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卷四十二 鄭世家第十二


莊公又娶宋雍氏女,【集解】:賈逵曰:“雍氏,黃帝之孫,姞姓之後,為宋大夫。”生厲公突。雍氏有寵於宋。【集解】:服虔曰:“為宋正卿,故曰有寵。”宋莊公聞祭仲之立忽,乃使人誘召祭仲而執之,曰:“不立突,將死。”亦執突以求賂焉。祭仲許宋,與宋盟。以突歸,立之。昭公忽聞祭仲以宋要立其弟突,九月丁亥,忽出奔衛。己亥,突至鄭,立,是為厲公。
厲公四年,祭仲專國政。厲公患之,陰使其婿雍糾欲殺祭仲。【集解】:賈逵曰:“雍糾,鄭大夫。”糾妻,祭仲女也,知之,謂其母曰:“父與夫孰親?”母曰:“父一而已,人盡夫也。”【集解】:杜預曰:“婦人在室則天父,出則天夫。女以為疑,故母以所生為本解之。”女乃告祭仲,祭仲反殺雍糾,戮之於市。厲公無柰祭仲何,怒糾曰:“謀及婦人,死固宜哉!”夏,厲公出居邊邑櫟。【集解】:宋忠曰:“今潁川陽翟縣。”【索隱】:按:櫟音歷,即鄭初得十邑之歷也。祭仲迎昭公忽,六月乙亥,復入鄭,即位。
秋,鄭厲公突因櫟人殺其大夫單伯,【集解】:杜預曰:“鄭守櫟大夫也。”【索隱】:依左傳作“檀伯”。檀伯,鄭守櫟大夫,事在桓十五年。此文誤為“單伯”者,蓋亦有所因也。按魯莊公十四年,厲公自櫟侵鄭,事與周單伯會齊師伐宋相連,故誤耳。遂居之。諸侯聞厲公出奔,伐鄭,弗克而去。宋頗予厲公兵,自守於櫟,鄭以故亦不伐櫟。
昭公二年,自昭公為太子時,父莊公欲以高渠彌為卿,太子忽惡之,莊公弗聽,卒用渠彌為卿。及昭公即位,懼其殺己,冬十月辛卯,渠彌與昭公出獵,射殺昭公於野。祭仲與渠彌不敢入厲公,乃更立昭公弟子亹為君,是為子亹也,無諡號。
子亹元年七月,齊襄公會諸侯於首止,【集解】:服虔曰:“首止,近鄭之地。”杜預曰:“首止,衛地。陳留襄邑縣東南有首鄉。”鄭子亹往會,高渠彌相,從,祭仲稱疾不行。所以然者,子亹自齊襄公為公子之時,嘗會斗,相仇,及會諸侯,祭仲請子亹無行。子亹曰:“齊彊,而厲公居櫟,即不往,是率諸侯伐我,內厲公。我不如往,往何遽必辱,且又何至是!”卒行。於是祭仲恐齊並殺之,故稱疾。子亹至,不謝齊侯,齊侯怒,遂伏甲而殺子亹。高渠彌亡歸,【索隱】:左氏雲轘高渠彌。歸與祭仲謀,召子亹弟公子嬰於陳而立之,是為鄭子。【索隱】:左傳以鄭子名子儀,此雲嬰,蓋別有所見。是歲,齊襄公使彭生醉拉殺魯桓公。
鄭子八年,齊人管至父等作亂,弒其君襄公。十二年,宋人長萬弒其君湣公。鄭祭仲死。
十四年,故鄭亡厲公突在櫟者使人誘劫鄭大夫甫假,【索隱】:左傳作“傅瑕”。此本多假借,亦依字讀。要以求入。假曰:“舍我,我為君殺鄭子而入君。”厲公與盟,乃舍之。六月甲子,假殺鄭子及其二子而迎厲公突,突自櫟復入即位。初,內蛇與外蛇斗於鄭南門中,內蛇死。居六年,厲公果復入。入而讓其伯父原【索隱】:左傳謂之原繁。曰:“我亡國外居,伯父無意入我,亦甚矣。”原曰:“事君無二心,人臣之職也。原知罪矣。”遂自殺。厲公於是謂甫假曰:“子之事君有二心矣。”遂誅之。假曰:“重德不報,誠然哉!”
厲公突後元年,齊桓公始霸。
五年,燕、衛與周惠王弟穨伐王,【索隱】:惠王,莊王孫,僖王子。子穨,莊王之妾王姚所生。事在莊十九年。王出奔溫,立弟穨為王。六年,惠王告急鄭,厲公發兵擊周王子穨,弗勝,於是與周惠王歸,王居於櫟。七年春,鄭厲公與虢叔襲殺王子穨而入惠王於周。
秋,厲公卒,子文公踕【索隱】:音在接反。系本雲文公徙鄭。宋忠雲即新鄭。立。厲公初立四歲,亡居櫟,居櫟十七歲,復入,立七歲,與亡凡二十八年。
文公十七年,齊桓公以兵破蔡,遂伐楚,至召陵。
二十四年,文公之賤妾曰燕姞,【集解】:賈逵曰:“姞,南燕姓。”夢天與之蘭,【集解】:賈逵曰:“香草也。”曰:“余為伯鯈。余,爾祖也。【集解】:賈逵曰:“伯鯈,南燕祖。”以是為而子,【集解】:王肅曰:“以是蘭也為汝子之名。”蘭有國香。”以夢告文公,文公幸之,而予之草蘭為符。遂生子,名曰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