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卷三十二 齊太公世家第二


四十二年,戎伐周,周告急於齊,齊令諸侯各發卒戍周。是歲,晉公子重耳來,桓公妻之。
四十三年。初,齊桓公之夫人三:曰王姬、徐姬、【索隱】:按:系本徐,嬴姓。禮,婦人稱國及姓,今此言“徐姬”者,然姬是眾妾之總稱,故漢祿秩令雲“姬妾數百”。婦人亦總稱姬,姬亦未必儘是姓也。蔡姬,皆無子。桓公好內,集解服虔曰:“內,婦官也。”多內寵,如夫人者六人,長衛姬,生無詭;索隱左傳作“無虧”也。少衛姬,生惠公元;鄭姬,生孝公昭;葛嬴,生昭公潘;密姬,生懿公商人;宋華子,【集解】:賈逵曰:“宋華氏之女,子姓。”生公子雍。桓公與管仲屬孝公於宋襄公,以為太子。雍巫【集解】:賈逵曰:“雍巫,雍人,名巫,易牙字。”【索隱】:賈逵以雍巫為易牙,未知何據。按:管子有棠巫,恐與雍巫是一人也。有寵於衛共姬,因宦者豎刀以厚獻於桓公,亦有寵,桓公許之立無詭。【集解】:杜預曰:“易牙既有寵於公,為長衛姬請立。”管仲卒,五公子皆求立。冬十月乙亥,齊桓公卒。易牙入,與豎刀因內寵殺群吏,【集解】:服虔曰:“內寵如夫人者六人。群吏,諸大夫也。”杜預曰:“內寵,內官之有權寵者。”而立公子無詭為君。太子昭奔宋。
桓公病,五公子各樹黨爭立。及桓公卒,遂相攻,以故宮中空,莫敢棺。【正義】:音古患反。桓公屍在床上六十七日,屍蟲出於戶。十二月乙亥,無詭立,乃棺赴。辛巳夜,斂殯。【集解】:徐廣曰:“斂,一作‘臨’也。”
桓公十有餘子,要其後立者五人:無詭立三月死,無謚;次孝公;次昭公;次懿公;次惠公。孝公元年三月,宋襄公率諸侯兵送齊太子昭而伐齊。齊人恐,殺其君無詭。齊人將立太子昭,四公子之徒攻太子,太子走宋,宋遂與齊人四公子戰。五月,宋敗齊四公子師而立太子昭,是為齊孝公。宋以桓公與管仲屬之太子,故來征之。以亂故,八月乃葬齊桓公。【集解】:皇覽曰:“桓公冢在臨菑城南七里所菑水南。”【正義】:括地誌云:“齊桓公墓在臨菑縣南二十一里牛山上,亦名鼎足山,一名牛首堈,一所二墳。晉永嘉末,人發之,初得版,次得水銀池,有氣不得入,經數日,乃牽犬入中,得金蠶數十薄,珠襦、玉匣、繒采、軍器不可勝數。又以人殉葬,骸骨狼藉也。”
六年春,齊伐宋,以其不同盟於齊也。【集解】:服虔曰:“魯僖公十九年,諸侯盟於齊,以無忘桓公之德。宋襄公欲行霸道,不與盟,故伐之。”夏,宋襄公卒。七年,晉文公立。
十年,孝公卒,孝公弟潘因衛公子開方殺孝公子而立潘,是為昭公。昭公,桓公子也,其母曰葛嬴。
昭公元年,晉文公敗楚於城濮,【正義】:賈逵云:“衛地也。”而會諸侯踐土,朝周,天子使晉稱伯。【正義】:音霸。六年,翟侵齊。晉文公卒。秦兵敗於殽。十二年,秦穆公卒。
十九年五月,昭公卒,子舍立為齊君。舍之母無寵於昭公,國人莫畏。昭公之弟商人以桓公死爭立而不得,陰交賢士,附愛百姓,百姓說。及昭公卒,子舍立,孤弱,即與眾十月即墓上弒齊君舍,而商人自立,是為懿公。懿公,桓公子也,其母曰密姬。
懿公四年春,初,懿公為公子時,與丙戎【索隱】:左傳“丙”作“邴”,邴歜也。之父獵,爭獲不勝,及即位,斷丙戎父足,【正義】:左傳雲“乃掘而別之”,杜預雲“斷其屍足也”。而使丙戎仆。【集解】:賈逵曰:“仆,御也。”庸職之妻好,【索隱】:左傳作“閻職”,此言“庸職”。不同者,傳所云“閻”,姓;“職”,名也。此言“庸職”,庸非姓,蓋謂受顧織之妻,史意不同,字則異耳。【正義】:國語及左傳作“閻職”。公內之宮,使庸職驂乘。五月,懿公游於申池,【集解】:杜預曰:“齊南城西門名申門。齊城無池,唯此門左右有池,疑此是也。”左思齊都賦注曰:“申池,海濱齊藪也。”二人浴,戲。職曰:“斷足子!”戎曰:“奪妻者!”二人俱病此言,乃怨。謀與公游竹中,二人弒懿公車上,棄竹中而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