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卷六十九 志第二十二



求每日昏明中星:(《乾元》謂之昏曉率星。)置其日赤道日躔宿次,以距南度分加而命之,即其日昏中星;以距子度分加之,為夜半中星;又加之,為曉中星。(二曆法同。)

求五更中星:置昏中星為初更中星;以每更度分加之,得二更國中星;又加之,得三更國中星;累加之,各得五更國中星所臨。(二曆法同。)

求日出入時刻:(《乾元》謂之求晝夜出入辰刻。《儀天》謂之求日出入晨刻及分。)以二百五十加晨減昏為出入分,以八百三十三半除為時,不滿,百除為刻分,命如前,即得所求。(《乾元》以七十三半加晨減昏為出入分,各以辰法除之。為辰數;不盡,以五因之,滿刻法為刻,命辰數起子正,算外,即日出入辰刻也。《儀天》置其日晷漏母,以加昏明,余以三因,滿辰法除為辰數,余以刻法除為刻,不滿為分,辰數命子正,算外,即日出辰刻及分。乃置日出辰刻及分,以加晝刻及分,滿辰法及分除為辰數,不滿,為入時之刻及分。乃置其辰數,命子正,算外,即得日入辰刻及分。)

晝夜分:(《乾元》謂之晝夜刻。《儀天》謂之求每日夜半定漏、求每日晝夜刻。)倍日出分,為夜分;減元法,為晝分;百約,為盡夜分。(《乾元》置日入分,以日出分減之為晝分,以減元率為夜分,以五因之,以刻法除為晝夜刻分。《儀天》先求夜半定漏,置其日晷漏母,以刻法除之為刻,不滿,三因為分,為夜半定漏及分。置夜半定漏刻及分,倍之,其分滿刻法為刻,不滿為分,即得夜刻及分。以夜刻減一百刻,余者為晝刻及分,減晝五刻,加夜刻,為日出沒刻之數。)

更籌:(《乾元》謂之更點差分。)倍晨分,以五收,為更差;又五收,為籌差。(《乾元》法同。《儀天》不立此法。)

步晷漏

冬至後初夏至後次象:八十八日、小餘八千八百九十九半,約餘八千八百一十一分。

夏至後初冬至後次象:九十三日、小餘七千四百八十五,約餘七千四百一十二分。

前限:一百八十八十一日、小餘六千二百八十五,約餘六千二百二十太。

辰法:八百四十一分三分之二。

刻法:一百一分。

辰:八刻三十三分三分之二。

昏明:二百五十二分半。

冬至後上限五十九日,下限一百二十三日、小餘六千二百八十五,約餘六千二百二十二太。

中晷:一丈二尺七寸一分半。

冬至後上差、夏至後下差:二千一百三十分。

升法:一十五萬六千四百二十八分。

冬至後下差、夏至後上差:四千八百一十二分。

平法:一十七萬四千三分。

夏至後上限同冬至後下限,夏至後下限同冬至後上限。

中晷:一尺四寸七分、小分八十四。

《儀天》求每日陽城晷景常數:置入冬、夏二至後求日數及分,以所入象日數下盈縮分盈減縮加之為其日定積,又以減其象小余為夜半定積及分。又隔位除一,用若夜半定積及分在二至上限以下者,為入上限之數;以上者,以返減前限日及約余,為入下限日及分。若冬至後上限、夏至後下限,以十四乘之,所得,以減上下限差分,為定差法;以所入上下限日數再乘之,所得,滿一百萬為尺,不滿為寸及分,以減冬至晷影,余為其日中晷景常數也。若夏至後上限、冬至後下限,以三十五乘之,以上下差分為定法;以入上下限日數再乘之,退一等,滿一百萬為尺,不滿尺為寸及分,用加夏至晷景,即得其日中晷景常數。

《儀天》求晷景每日損益差:以其日晷景與次日晷景相減,其日景長於次日晷影為損,短於次日晷景為益。

《儀天》求陽城中晷景定數:置五千分,以其日晷景定數損益差乘之,所得,以萬約之為分,冬至後用減,夏至後用加;冬至一日有減無加,夏至一日有加無減。

《儀天》求晷漏損益度入前後限數:置入冬至後來日數,在前限以下者為損;以上者,減去前限,余為入後限日數者為益。若算立成,自冬至後一日,日加滿初象,即加象下約余,為一象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