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書》卷七十七 列傳第三十七◎柳元景 顏師伯 沈慶之



世祖晏駕,慶之與柳元景等並受顧命,遺詔若有大軍旅及征討,悉使委慶之。前廢帝即位,加慶之几杖,給三望車一乘。慶之每朝賀,常乘豬鼻無幰車,左右從者不過三五人。騎馬履行園田,政一人視馬而已。每農桑劇月,或時無人,遇之者不知三公也。及加三望車,謂人曰:"我每游履田園,有人時與馬成三,無人則與馬成二。今乘此車,安所之乎。"及賜几杖,並固讓。

廢帝狂悖無道,眾並勸慶之廢立,及柳元景等連謀,以告慶之。慶之與江夏王義恭素不厚,發其事,帝誅義恭、元景等,以慶之為侍中、太尉,封次子中書郎文季建安縣侯,食邑千戶。義陽王昶反,慶之從帝度江,總統眾軍。少子文耀,年十餘歲,善騎射,帝愛之。又封永陽縣侯,食邑千戶。帝凶暴日甚,慶之猶盡言諫爭,帝意稍不說。及誅何邁,慮慶之不同,量其必至,乃閉清溪諸橋以絕之。慶之果往,不得度而還。帝乃遣慶之從子攸之齎藥賜慶之死,時年八十。是年初,慶之夢有人以兩匹絹與之,謂曰:"此絹足度。"謂人曰:"老子今年不免。兩匹,八十尺也。足度,無盈餘矣。"及死,賜與甚厚,追贈侍中,太尉如故,給鸞輅轀輬車,前後羽葆、鼓吹,謚曰忠武公。未及葬,帝敗。太宗即位,追贈侍中、司空,謚曰襄公。

長子文叔,歷中書黃門郎,景和末,為侍中。慶之之死也,不肯飲藥,攸之以被掩殺之。文叔密取藥藏錄。或勸文叔逃避,文叔見帝斷截江夏王義恭支體,慮奔亡之日,帝怒,容致義恭之變,乃飲藥自殺。子秘書郎昭明,亦自縊死。泰始七年,改封蒼梧郡公。元年,還復先封。時改始興為廣興,昭明子曇亮,襲廣興郡公。齊受禪,國除。

慶之弟劭之,元嘉中,為廬陵王紹南中郎行參軍,討建安、揭陽諸賊,病卒。

兄子僧榮,敞之之子也。孝建初,為安成相。荊、江反叛,發兵拒臧質,質遣其安成相臧眇之討僧榮,擊破之。大明中,為兗州刺史。景和中,征為黃門郎,未還,卒。子懷明,太宗泰始初,居父憂,起為建威將軍,東征南討有功,封吳興縣子,食邑四百戶。歷位黃門侍郎,再為南兗州刺史。元徽初,丁母艱,去職。桂陽王休范為逆,起為冠軍將軍,統水軍防固石頭,朱雀失守,懷明委軍奔走,頃之憂卒。

慶之從弟法系,字型先,亦有將用。初為趙伯符將佐,後隨慶之徵五水蠻。世祖伐逆,以為南中郎參軍,加寧朔將軍,領三千人前發,與柳元景旦至新亭。元景居中營,宗愨居西營,法系居東營。東營據崗,賊攻元景,法系臨射之,所殺甚眾。法系塹外樹悉伐之令倒,賊劭來攻,緣樹以進,彭棑多開隙,選善射手,的發無不中,死者交橫。事平,以為寧朔將軍、始興太守,討蕭簡於廣州。聞台軍將至,簡誑其眾曰:"台軍是賊劭所遣。"並信之。前征北參軍顧邁被賊徙在城內,善天文,雲"荊、江有大兵。"城內由此固守。初,世祖先遣鄧琬圍簡,唯治一攻道,法系至,曰:"宜四面並攻,若守一道,何時可拔"琬慮功不在己,不從。法系曰:"更相申五十日。"日盡又不克,乃從之。八道俱攻,一日即拔,斬蕭簡,廣州平。封庫藏付鄧琬而還。官至驍騎將軍、尋陽太守,新安王子鸞北中郎司馬。

劭之子文秀,別有傳。慶之群從姻戚,由之在列位者數十人。

史臣曰:張釋之雲,用法一偏,天下獄皆隨輕重。縣衡於上,四海共稟其平,法亂於朝,民無所措手足。師伯藉寵代臣,勢震朝野,傾意廝台,情以貨結,自選部至於局曹,莫不從風而靡。曲徇私請,因停詔敕,天震霣怒,仆者相望,師伯任用無改,而王、謝免職。君子謂是舉也,豈徒失政刑而已哉!

《宋書》 南朝梁·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