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書》卷三十一 志第二十一◎五行二



《晉陽秋》云:"愍帝在西京,旱傷荐臻。"無註記年月也。晉愍帝建武元元年六月,揚州旱。去年十二月,淳于伯冤死,其年即旱,而太興元年六月又旱。乾寶曰"殺伯之後旱三年"是也。案前漢殺孝婦則旱,後漢有囚亦旱,見謝見理,並獲雨澍,此其類也。班固曰:"刑罰妄加,群陰不附,則陽氣勝,故其罰恆暘。"建武元年四月,曲允等悉眾禦寇。五月,祖逖攻譙。其冬,周訪討杜曾。又眾出之應也。

晉元帝太興四年五月,旱。是時,王敦強僣之釁漸著。又去歲蔡豹、祖逖等,並有徵役。晉元帝永昌元年,大旱。是年三月,王敦有石頭之變,二宮陵辱,大臣誅死。僣逾無上,故旱尤甚也。永昌元年閏十一月,京都大旱,川谷並竭。

晉明帝太寧三年,自春不雨,至於六月。去年秋,滅王敦,亢陽動眾自大之應也。

晉成帝鹹和元年秋,旱。是時庾太后臨朝稱制,群臣奏事稱"皇太后陛下"。此婦人專王事,言不從而僣逾之罰也。與漢鄧太后同事。鹹和二年夏,旱。鹹和五年五月,旱。去年殄蘇峻之黨,此春又討郭默滅之。亢陽動眾之應也。鹹和六年四月,旱。去年八月,石勒遣郭敬寇襄陽,南中郎將周撫奔武昌。十月,李雄使李壽寇建平,建平太守楊謙奔宜都。此正月,劉征略婁縣,於是起眾警備。鹹和八年七月,旱。鹹和九年,自四月不雨,至於八月。

晉成帝鹹康元年六月,旱。是時成帝沖弱,不親萬機,內外之政,委之將相。此僣逾之罰,故連歲旱也。至四年,王導固讓太傅,復子明辟,是後不旱,殆其應也。時天下普旱,會稽餘姚特甚,米斗直五百,民有相鬻。鹹康二年三月,旱。鹹康三年六月,旱。

晉康帝建元年五月,旱。是時宰相專政,方伯擅重兵,又與鹹康初同事也。

晉穆帝永和元年五月,旱。有司奏依董仲舒術,徙市開水門,遣謁者祭太社。是時帝在衤強抱,褚太后臨朝如明穆太后故事。永和五年七月,不雨,至於十月。是年二月,征北將軍褚裒遣軍伐沛,納其民以歸。六月,又遣西中郎將陳達進據壽陽,自以舟師二萬至於下邳,喪其前驅而還,達亦退。永和六年閏月,旱。是春,桓溫以大眾出夏口,上疏欲以舟軍北伐,朝廷駭之。蕭敬文盜涪,四蠻校尉采壽敗績。

晉穆帝昇平三年十二月,大旱。此冬十月,北中郎將郗曇帥萬餘人出高平,經略河、兗;又遣將軍諸葛悠以舟軍入河,敗績。西中郎將謝萬次下蔡,眾潰而歸。昇平四年十二月,大旱。

晉哀帝隆和元年夏,旱。是時桓溫強恣,權制朝廷,僣逾之罰也。又去年慕容恪圍冀州刺史呂護,桓溫出次宛陵,范汪、袁真並北伐,眾出過時也。

晉海西太和四年十二月,涼州春旱至夏。

晉簡文帝鹹安二年十月,大旱,民飢。是時嗣主幼沖,桓溫陵僣。

晉孝武帝寧康元年二月,旱。是時桓溫入覲高平陵,合朝致拜,逾僣之應也。寧康三年冬,旱。先是,氐賊破梁、益州,刺史楊亮、周仲孫奔退。明年,威遠將軍桓石虔擊姚萇墊江,破之,退至五城。益州刺史竺瑤帥眾戍巴東。

晉孝武帝太元四年六月,大旱。去歲,氐賊圍南中郎將朱序於襄陽,又圍揚威將軍戴遁於彭城。桓嗣以江州之眾次鄀援序,北府發三州民配何謙救遁。是春,襄陽、順陽、魏興城皆沒,賊遂略淮南,向廣陵。征虜將軍謝石率水軍次塗中,兗州刺史謝玄督諸將破之。太元八年六月,旱。夏初,桓沖征襄陽,遣冠軍將軍桓石虔進據樊城。朝廷又遣宣城內史胡彬次峽石為沖聲勢也。太元十年七月,旱飢。初八年,破苻堅;九年,諸將略地,有事徐、豫;楊亮、趙統攻討巴、沔。是年正月,謝安又出鎮廣陵,使子琰進次彭城。太元十三年六月,旱。去歲,北府遣戍胡陸,荊州經略河南。是年,郭銓置戍野王,又遣軍破黃淮。太元十五年七月,旱。是春,丁零略兗、豫,鮮卑寇河上。朱序、桓不才等北至太行,東至滑台,逾時攻討,又戍石門。太元十七年秋,旱,至冬。是時茹千秋為驃騎諮議,竊弄主相威福;又丘尼乳母親黨及婢僕之子,階緣近習,臨民領眾。又在所多上春竟囚,不以其辜,建康獄吏枉暴尤甚。此僣逾不從,冤濫之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