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書》卷三十八 志第二十八◎州郡四



南興令,何志漢舊縣。檢二漢《地理》《郡國》、《晉太康地誌》並無。《永初郡國》有。

臨允令,漢舊縣,屬合浦,《晉太康地誌》屬蒼梧。何志,吳度蒼梧。

新興令,《永初郡國》有,何志不注置立。

博林令,《永初郡國》有,何志不注置立。

甘東令,《永初郡國》有,何志不注置立。

單牒令,《永初郡國》有,何志不注置立。

威平令,《永初郡國》有,何志不注置立。

龍潭令,文帝立。

平鄉令,文帝立。

城陽令,文帝立。

威化令,文帝立。

初興令,文帝立。

撫納令,徐志有。

歸順令,徐志有。

永平太守,晉穆帝昇平五年,分蒼梧立。《永初郡國》有雷鄉、盧平、員鄉、逋寧、開城五縣,當是與郡俱立。何、徐志無雷鄉、員鄉,又有熙平,雲新立,疑是文帝所立。雷鄉、員鄉當是元嘉二十年以前省。盧平、逋寧、開城當是大明八年以後省。今領縣七,(疑)戶一千六百九,口一萬七千二百二。去州水一千二百;去京都水五千四百。

安沂令,《永初郡國》有,何志不注置立。

豐城令,吳立,屬蒼梧。《永初郡國》並安沂,當是宋初並。何志有,當是元嘉中復立。

蘇平令,《永初郡國》有,何志不注置立。徐曰藉平。

安令,《永初郡國》有,何志不注置立。

夫寧令,《永初郡國》有,何志不注置立。

武林令,文帝立。

鬱林太守,秦桂林郡,屬尉他,武帝元鼎六年復,更名。《永初郡國》有安遠、程安、威定(三縣別見)、中胄、歸化五縣。中胄疑即桂林之中溜。歸化,二漢、《晉太康地誌》無,疑是是江左所立。何志無中胄、歸化,餘三縣屬桂林,徐志同。今領縣十七,戶一千一百二十一,口五千七百二十七。去州水一千六百;去京都水七千九百。

布山令,漢舊縣。

領方令,漢舊縣,吳改曰臨浦,晉武復舊。

阿林令,漢舊縣。

郁平令,吳立曰陰平,晉武太康元年更名。

新邑令,吳立。

建初令,《永初郡國》有,何志不注置立,徐同。

賓平令,《永初郡國》有,何志不注置立。

威化令,《永初郡國》有,何志不注置立。

新林令,《永初郡國》有,何志不注置立。

龍平令,《永初郡國》有,何志不注置立。

安始令,吳立曰建始,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懷安令,何志吳改,未知先何名。《吳錄》地理無懷安縣名。《太康地誌》無。《永初郡國》有。

晉平令,吳立曰長平,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綏寧令,《永初郡國》並領方,何無徐有。

歸代令,徐志有。

中胄令,徐志有。

建安令,《永初郡國》有,何無,徐有。

桂林太守,本縣名,屬鬱林。吳孫皓鳳皇三年,分鬱林,治武熙縣,不知何時徙。《永初郡國》有常安、夾陽二縣。夾陽,晉武帝太康元年分龍岡立。常安,《太康地誌》有而王隱無。何、徐並無此二縣。今領縣七,戶五百五十八,口二千二百五。去州水一千五百七十五;去京都水六千八百。

中溜令,漢舊縣,屬鬱林,《晉太康地誌》無。

龍定令,晉武帝太康元年立桂林之龍岡,疑是。《永初郡國》、何、徐並雲龍定。

武熙令,本曰武安,應是吳立,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故屬鬱林。

陽平令,《永初郡國》、何、徐並有。何雲新置。按晉武帝太康元年,立桂林之洋平縣,疑是。

安遠令,晉武帝太康六年立,屬鬱林。《永初郡國》猶屬鬱林,何、徐屬此。

程安令,《永初郡國》屬鬱林,何、徐屬此。疑是江左立。

威定令,《永初郡國》屬鬱林,何、徐屬此。疑是江左立。

高涼太守,二漢有高涼縣,屬合浦。漢獻帝建安二十三年,吳分立,治思平縣,不知何時徙。吳又立高熙郡,太康中省並高涼,宋世又經立,尋省。《永初郡國》高涼又有石門、廣化、長度、宋康四縣。何、徐並無宋康,當是宋初所立,元嘉二十年以前省,其餘當是江左所立。領縣七,戶一千四百二十九,口八千一百二十三。去州水一千一百;去京都水六千六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