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卷一百四十八 兵一



語有之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誠謂得兵術之要也。以為孫武所著十三篇,旨極斯道,故知往昔行師制勝,誠當皆精其理。今輒捃摭與孫武書之義相協,並頗相類者纂之,庶披卷足見成敗在斯矣。(凡兵以奇勝,皆因機而發,但取事頗相類,不必一二皆同,覽之者幸察焉。其與孫子義正相協者,即朱書其目;頗相類者,即與墨書。其法制可適於今之用者,亦附之於本目之末。)

第一 敘兵 收眾 選擇(附) 立軍 今制(附) 論將 搜才(附)

第二 法制 雜教令(附)

第三 料敵制勝 敵十五形帥十過(附) 察而後動 驗虛聲知無實 敵降審察

第四 間諜 行師先在量力不可窮兵 臨敵易將 軍政不一必敗 軍無政令敗 推誠 示信 示義

第五 撫士 明賞罰 賞宴不均致敗 行賞安眾 分賞取敵 行賞招降 示惠招降軍師志堅必勝 軍將驕敗 敵屢勝驕不備可敗 軍行自表異致敗 師行眾悲恐則敗 聲感人(附) 守則有餘 守拒法(附)

第六 示弱 示怯 示緩 聲言擊東其實擊西 示形在彼而攻於此 示無備設伏取之 示強 敵軍攻城久不下師老擊敗之

第七 佯敗引退取之 偽稱敗怠敵取之 引退設伏取之 聲言退誘敵破之 引退設伏潛兵襲其營 設伏引敵斗襲其營 示退乘懈掩襲 敵退追奔 縱敵退於歸路設伏取之 兵機務速 掩襲 甘言厚幣乘懈襲之

第八 避銳 堅壁持久候隙破之 堅壁挫銳 不戰挫銳 敵飢以持久弊之 因敵飢乘其弊而取之 因敵三鼓氣衰敗之 致敵力疲夾攻敗之 陣久疲致敗 出其不意 擊其不備 攻其不整 先設備而勝

第九 以逸待勞 師不襲遠 餌敵取勝 軍勝虜掠被追襲多敗 抽軍(附) 卑辭怠敵取之 稱降及和因懈敗之 兩軍相對取背破之 兩軍相對繼遣軍助即勝 兵多力有餘宜分軍相繼 我寡敵眾自遠至乘疲敗之 挑戰 敵處高勿攻 敵黨急之則合緩之則離 假託安眾

第十 行軍下營審擇其地 鄉導 下營斥候並防捍及分布陣(附) 先據要地及水草識水泉隔山取水越山度險(附) 據倉廩

第十一 攻其必救(先取根本同) 軍師伐國若中路城大兵多須下方過 必攻其易輕易致敗 乘敵亂而取之 分敵勢破之 審敵勢破之(附) 布陣大勢分易敗惜軍勢 力少分軍必敗

第十二 按地形知勝負 自戰其地則敗 據險隘 塞險則勝否則敗 死地勿攻 總論地形(附) 勵士決戰 眾寡勢百相懸勵士攻其帥 乘卒初銳用之 激怒其眾

第十三 圍敵勿周 圍師量無外救緩攻取之 攻城戰具(附) 絕糧道及輜重 火攻火兵火獸火禽火盜火弩(附) 乘風取勝 水攻 水平及水戰具(附) 敵半涉水擊必勝 軍行渡水(附) 禦敵水軍絕下流敗之

第十四 因機設權 多方誤之 先攻其心 奪敵心計

第十五 敵無固志可取之 歸師勿遏 大陣動則亂因乘之而敗 先設伏乘勢逐敵敗之 乘勝 乘勢先聲後實 因敵懼遂取之 推人事破災異 散眾 風雲氣候雜占

敘兵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故經之以五,校之計而索其情:(謂下五事,彼我之情。)一曰道,(德化。)二曰天,(惠覆。)三曰地,(慈愛。)四曰將,(經略。)五曰法。(製作。)道者,令人與上同意也,(謂導之以政令,齊之以禮教也。)故可與之死,與之生,而人不佹。(佹者,疑也。上有仁施,下能致命也。故與處存亡之難,不畏傾危之敗。若晉陽之圍,沈灶生蛙,人無叛疑心矣。)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言以地形勢不同,因時制度。)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易見也。凡用兵之法,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眾舉矣。久暴師則國用不足。夫頓兵挫銳,力屈貨殫,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也。(雖當時有用兵之術,不能防其後患。)兵聞拙速,(雖拙,有以速勝。)未睹巧之久者也。(言其無也。)故善用兵者,役不再藉,糧不三載;(藉,猶賦也。言初賦人便取勝,不復歸國發兵也。始載糧,遂因食於敵,還方入國。因釁而動,兼惜人力,舟車之運,不至於三也。)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兵甲戰具,取用國中,糧食因敵也。取資用於我國,因糧食於敵家也。晉師館穀於楚是也。)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言兵者兇器,久則生變。若智伯圍趙,逾年不歸,卒為襄子所擒,身死國分。故新序傳曰:"好戰窮武,未有不亡者也。")不盡知用兵之害者,不能得用兵之利也。(言謀國動軍行師,不先慮危亡之禍,則不足使利也。若秦伯見襲鄭之利,不顧崤函之敗;吳王矜伐齊之功,而忘姑蘇之禍。)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敵國來服為上,以兵擊破為次。)全軍為上,破軍次之;(萬二千五百人為軍。)全卒為上,破卒次之;(一校下至百人。)全伍為上,破伍次之。(百人以下至五人也。)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未戰而敵自屈服。)故君之所以患於軍者三:不知軍之不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謂之縻軍。(縻,御也。縻為反。君不知軍之形勢,而欲從中御也。故太公曰:"國不可以從外治,兵不可以從中御。")不知軍中之事,而欲同軍中之政,則軍士惑矣;(軍容不入國,國禮不可以治兵也。夫治國尚禮讓,兵貴於權詐,形勢各異,教化不同。而君不知其變,軍國一政,以用治民,則軍士疑惑,不知所措。故兵經曰"在國以信,在軍以詐"也。)不知三軍之權,而欲同三軍之任,則軍士疑矣。(不得其人之意志知之。君既闇於用臣,不知權變,而謬以為勢位,授非其人,則舉措失所,軍覆敗也。若趙不用廣武君,而任成安君。)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三軍之眾,疑其所任,惑其所為,則鄰國諸侯,因其乖錯,作難而至也。故太公曰"疑志不可以應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