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卷一百六十五 刑法三



八議:一曰議親。(謂皇帝袒免以上親,及太皇太后、皇太后緦麻以上親,皇后小功以上親。)二曰議故。(謂故舊。)三曰議賢。(謂有大德行。)四曰議能。(謂有大才藝。)五曰議功。(謂有大功勳。)六曰議貴。(謂職事官三品以上、散官二品以上,及爵一品者。)七曰議勤。(謂有大勤勞。)八曰議賓。(謂承先代之後為國賓者。)

諸八議者,犯死罪,皆條所坐及應議之狀,先奏請議,議定,奏裁。(議者,原情議罪,稱定刑之律,而不正決之。)流罪以下,減一等。其犯十惡者,不用此律。

諸謀反及大逆者,皆斬,父子年十六以上,皆絞。十五以下及母女、妻妾、(子妻妾亦同。)祖孫、兄弟姊妹若部曲、資財、田宅,並沒官。男夫年八十及篤疾,婦人年六十及廢疾者,並免。(餘條婦人應緣坐者,準此。)伯叔父、兄弟之子,皆流三千里,不限籍之同異。即雖謀反,辭理不能動眾,威力不足率人者,亦皆斬。(謂結謀真實而不能為害者。若自述休徵,假託靈異,謬稱兵馬,虛說反由,傳惑眾人,而無真狀可驗者,自從妖法。)父子、母女、妻妾流三千里。資財不在沒限。其謀大逆者,絞。

諸口陳欲反之言,心無真實之計,而無狀可尋者,流二千里。

諸謀叛者,絞。已上道者,皆斬。(謂協同謀計乃坐,被驅率者,非。餘條被驅率,準此。)妻子流二千里。若率部眾百人以上,父母、妻子流三千里。所率雖不滿百人,以故為害者,以百人以上論。(害,為有所攻擊、擄掠之者。)即亡命山澤,不從追喚者,以謀叛論。其抗拒將吏者,以已上道論。

諸謀殺周親尊長、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者,皆斬。(犯奸而奸人殺其夫,所奸妻妾雖不知情,與同罪。)謀殺緦麻以上尊長者,流二千里。已傷者,絞。已殺者,皆斬。即尊長謀殺卑幼者,各依故殺罪減二等。已傷者,減一等。已殺者,依故殺法。

諸部曲、奴婢謀殺主者,皆斬。謀殺主之周親及外祖父母者,絞。已傷者,皆斬。

諸妻妾謀殺故夫之祖父母、父母者,流二千里。已傷者,絞。已殺者,皆斬。部曲、奴婢謀殺舊主者,罪亦同。(故夫,謂夫亡改嫁。舊主,謂主放為良者。餘條故夫、舊主準此。")

諸告祖父母、父母者,絞。(謂非緣坐之罪及謀叛以上而故告者。下條準此。)即嫡、繼、慈母殺其父,及所養者殺其本生,並聽告。

諸告周親尊長、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雖得實,徒二年。其告事重者,減所告罪一等。(所犯雖不合論,告之者猶坐。)即誣告重者,加所誣罪三等。告大功尊長,告減一等;小功、緦麻,減二等。誣告重者,各加所誣罪一等。即非相容隱,被告者論如律。若告謀反、逆、叛者,各不坐。其相侵犯,自理訴者,聽。(下條準此。)

諸告緦麻、小功卑幼,雖得實,杖八十;大功以上,遞減一等。誣告重者,周親減所誣罪二等,大功減一等,小功以下以凡人論。即誣告子孫、外孫、子孫之婦妾及己之妾者,各勿論。

諸子孫違犯教令,及供養有缺者,徒二年。(謂可從而違,堪供而缺者。須祖父母、父母告,乃坐。)

諸部曲、奴婢告主,非謀反、逆、叛者,皆絞。(被告者,同首法。)告主之周親及外祖父母者,流;大功以下親,徒一年。誣告重者,緦麻加凡人一等;小功、大功,遞加一等。即奴婢訴良,妄稱主壓者,徒三年。部曲,減一等。

諸同居,若大功以上親及外祖父母、外孫,若孫之婦、夫之兄弟及兄弟妻,有罪相為隱;部曲、奴婢為主隱:皆勿論。即漏露其事及摘語訊息,亦不坐。其小功以下相隱,減凡人三等。若犯謀叛以上,不用此律。

諸居父母喪,生子及兄弟別籍、異財者,徒一年。

諸放部曲為良,已給放書而壓為賤者,徒二年。若壓為部曲及放奴婢為良而壓為賤者,各減一等。各還正之。

諸同居卑幼,私輒用財者,十疋笞十,十疋加一等,罪止杖一百。即同居應分,不均平者,計所侵,坐贓論減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