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卷一百五十七 兵十



大唐衛公李靖兵法曰:"諸行軍下營,雖有泉澗而乏水處,差人監當,勿令濁亂並有踐踏。其放牧草亦然。"

識水泉隔山取水越山度險(附) 

軍行砂磧鹹鹵之中,有野馬黃羊蹤,尋之,有水。

烏鳥所集處,有水。

地生葭葦、蘆菼、菰蒲之處,下有伏泉。

地有蟻壤之處,下有伏泉。

渴烏隔山取水,以大竹筩雄雌相接,勿令漏洩,以麻漆封裹,推過山外,就水置筩,入水五尺,即於筩尾,取松樺乾草,當筩放火,火氣潛通水所,即應而上。

逾越山阻,以縆系竿頭,引掛高處,礙固勝人,便即令上,又增縆,次引人,又加大縆,續更汲上,則束馬懸車,可以力辦。

據倉廩 

隋末,天下大亂,李密起兵於雍丘。是時河南、山東大水,死者將半。密將李勣言於密曰:"今人多阻飢,若據得黎陽倉,大事濟矣。"密乃遣勣領麾下五千人,自源武濟河掩襲,即日克之,開倉恣食,一旬之間,勝兵二十餘萬人。

《通典》 唐·杜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