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選》文選卷第四十三

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亂飛。見故國之旗鼓,感平生於疇日,撫弦登陴婢移切,豈不愴悢!袁宏漢獻帝春秋,臧洪報袁紹書曰:每登城勒兵,望主人之旗鼓,感故交之綢繆,撫弦搦矢,不覺涕流之覆面也。左氏傳曰:晉邊吏讓鄭曰:今執事□然授兵登陴。所以廉公之思趙將,吳子之泣西河,史記曰: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拜為上卿。趙孝成王卒,悼襄王立,使樂乘代之。頗怒,攻樂乘,遂奔魏之大梁。久之,魏王不能信用,而趙亦數困於秦兵。趙王思復得廉頗,廉頗亦思復用於趙。王以為老,遂不召。呂氏春秋曰:吳起治西河,王錯譖之魏武侯。武侯使人召吳起。至岸門,止車而立,望西河,泣數下。其仆曰:竊觀公之志,視天下若舍履,今去西河而泣,何也?吳起雪泣應之曰:子弗識也。君誠知我而使我畢能,秦必可亡西河。今君聽讒人之議,不知我,西河之為秦不久矣!起入荊,西河果入秦。人之情也。將軍獨無情哉? 司馬遷與任安書曰:夫人情莫不念父母,顧妻子。莊子,惠子曰:人故無情乎?

想早勵良規,自求多福。魏志,明帝報王朗詔曰:欽納至言,思聞良規。多福,已見上文。當今皇帝盛明,天下安樂。皇帝,梁武也。解嘲曰:遭盛明之世。漢書曰:孝惠、高后時,天下安樂。白環西獻,楛矢東來;世本曰:舜時西王母獻白環及佩。家語,孔子曰:昔武王克商,於是肅慎氏貢楛矢石砮。夜郎滇池,解辮請職;朝鮮昌海,蹶角受化。漢書曰:夜郎、滇池皆椎結,嶲、昆明編髮。漢拜唐蒙郎中,遂見夜郎王多同。又曰:始楚威王時,使將軍莊縞將兵略巴黔中。縞至滇池,欲歸報,會秦奪楚,黔中郡道塞不通,以其眾王滇池。又朝鮮王滿,燕人。孝惠、高后時,滿為外臣。又曰:西域有昌蒲海,一名鹽澤,去玉門、陽關三百餘里。孟子曰:武王之伐殷也,百姓若崩厥角。趙岐曰:厥角,叩頭以額角犀厥地也。唯北狄野心,掘強沙塞之間,欲延歲月之命耳。左氏傳,令尹子文曰:諺云:狼子野心。漢書,伍被說淮南王曰:東保會稽,南通勁越,屈強江、淮之間,可以延歲月之壽耳。范曄後漢書匈奴論曰:世祖用事諸夏,未遑沙塞之事。中軍臨川殿下,何之元梁典曰:高祖即位,以宏為臨川郡王。天監三年,以宏為中軍將軍。明德茂親,總茲戎重,劉璠梁典曰:天監四年,詔臨川王宏北討。乾寶晉紀,河間王顒表曰:成都王穎,明德茂親,功高勛重。晉中興書,桓溫檄曰:幕府不才,忝荷戎重。弔民洛汭,伐罪秦中。孟子曰:湯始征,自葛始,誅其君,吊其民。尚書曰:東至於洛汭。又曰:奉詞伐罪。漢書,田肯曰:陛下既得韓信,又治秦中。若遂不改,方思仆言。聊布往懷,君其詳之。顏延之和謝靈運詩曰:聊用布所懷。丘遲頓首。

文選考異
注“征人伐鼓”:案:“征”當作 “鉦”。各本皆誤。
注“沈迷領簿書”:陳雲“領簿 ”當乙,是也。各本皆倒。

注“謝承後漢書曰”:袁本、茶陵本“承”作“沈”,是也。

注“為喋血”:袁本、茶陵本“ 血”下有“涉與喋同丁牒切”七字,是也,無正文“涉 ”下“丁牒切與喋同”六字。案:此割裂善音之誤,說已詳前。

注“及迷塗之未遠”:此節注後袁本有注一節雲“周易曰:不遠復,無祗悔”,在正文 “先典攸高”下,是也。茶陵本併入五臣而誤刪削。此本誤與之同。

注“建節敕出關”:袁本、茶陵本“敕”作“東”,是也。

注“故殷陟配天”:陳雲“陟” 上脫“禮”字,是也。各本皆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