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選》文選卷第四十三

文選考異
與山巨源絕交書:袁本、茶陵本下有“一首”二字。案:有者是也。此卷各題下全無,卷首所列子目亦然,皆脫,說見前。
注“以成曹君子曰”:何校重“ 君”字,陳同,是也。各本皆脫。

注“英雄記曰”:陳雲王粲英雄記皆記漢末英雄事,尚子平乃建武中隱士,不應載入,當是誤也。今案:此疑英賢譜之文。各本皆偽。

少加孤露:何雲晉書作“加少” 。案:“加少”是也。各本皆誤倒。

注“飲無求辭”:案:“辭”當作“亂”,各本皆偽。

吾不如嗣宗之賢:何校“賢”改 “資”。陳雲“賢”,“資”誤。案:所校是也。注云 “資,材量也”。不得作“賢”甚明。晉書正作“資” 。

注“濕病也”:袁本“也”下有 “俾利反”三字。茶陵本亦有,“反”作“切”。案:此真善音也,正文下“必寐切”乃五臣音。尤存彼刪此,非。

又不喜作書:袁本、茶陵本無“ 又”字。案:二本不著校語,晉書此在所節去中,無以考之。

雖瞿然自責:案:“瞿”當作“ 懼”。袁本雲善作“瞿”,茶陵本雲五臣作“懼”。各本所見,皆傳寫誤也。善自作“懼”,與五臣同,故引惠帝贊“懼然”作注。今各本並注中亦誤為“瞿”,非。“
懼”、“瞿”同字耳。晉書在所節去中。

注“則瞿然”:袁本、茶陵本“ 然”下有“晉灼曰瞿音句”六字,是也。尤誤刪改作“ 音句”入正文下。又“瞿”皆當作“懼”,今漢書正作 “懼”。師古曰:“懼讀曰瞿。”

必不可以為輪:袁本雲善無“必 ”字。茶陵本雲五臣有“必”字。案:此或所見不同;否則,尤添之耳。晉書在所節去中。

注“王隱晉書曰紹字延祖十歲而孤事母孝謹”:袁本、茶陵本首有“晉諸公譜曰康子劭 ”八字。“紹”作“劭”,無“十歲而孤事母孝謹”八字。案:二本是也。此尤延之校改而誤。

注“常衣濕黂”:案:“濕”當作“縕”。各本皆誤。此所引楊朱文,以下多互異,義可兩通,不更詳出。

為石仲容與孫皓書臧榮緒晉書曰:石苞,字仲容。太祖輔政,都督楊州諸軍事,進位征東大將軍。又曰:太祖遣徐劭、孫郁至吳,將軍石苞令孫楚作書與孫皓。劭至吳,不敢為通。

 孫子荊

苞白:蓋聞見機而作,周易所貴,小不事大,春秋所誅,周易曰: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左氏傳曰:楚子伐鄭,子展曰:小所以事大,信也。小國無信,兵亂日至,亡無日矣。此乃吉凶之萌兆,榮辱之所由興也。是故許鄭以銜璧全國,曹譚以無禮取滅。左氏傳,楚子圍許,蔡侯將許僖公見楚子於武城,許男面縛銜璧。楚子問諸逢伯,對曰:昔武王克殷,微子啟如是,王親釋其縛,禮而命之,使復其所。楚子從之。又曰:楚子圍鄭,克之,鄭伯肉袒牽羊以逆。王曰:其君能下人。退三十里而許之平。又曰:晉公子重耳奔狄,及曹,曹共公聞其駢脅,欲觀其裸,浴,薄而觀之。及即位,晉侯圍曹。又曰:齊桓公之出也,過譚,譚不禮焉。及其入也,諸侯皆賀,譚又不至。冬齊師滅譚,譚無禮也。載籍既記其成敗,古今又著其愚智矣。不復廣引譬類,崇飾浮辭, 鄭玄孝經注曰:引譬連類。尚書序曰:翦截浮辭。苟以誇大為名,更喪忠告之實。論語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無自辱焉。今粗論事勢,以相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