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選》文選卷第四十三

於是南嶽獻嘲,北壟騰笑。列壑爭譏,攢峰竦誚。慨遊子之我欺,悲無人以赴吊。禮記曰:凡訃於其君之臣曰某死。鄭玄曰:訃或作赴。赴,至也。故其林慚無盡,□愧不歇。秋桂遺風,春蘿罷月。騁西山之逸議,馳東皋之素謁。馳騁,猶宣布也。逸議,隱逸之議也。素謁,貧素之謁也。史記,伯夷、叔齊詩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阮籍奏記曰:將耕東皋之陽。稚珪集酬張長史詩曰:同貧清風館,共素白雲室。杜預左氏傳注曰:謁,告也。謂告語於人,亦談議之流。今又促裝下邑,浪拽翊制上京,楚辭曰:漁父鼓拽而去。王逸曰:船舷也。浪,猶鼓也。韋昭漢書注曰:拽,楫也。雖情投於魏闕,或假步于山扃。呂氏春秋曰:中山公子牟謂詹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魏闕之下。高誘曰:魏闕,象魏也。說文曰:扃,外閉之關也。豈可使芳杜厚顏,薜荔無恥。尚書曰:余心顏厚有忸怩。碧嶺再辱,丹崖重滓。塵游躅於蕙路,污淥池以洗耳?皇甫謐高士傳曰:巢父聞許由為堯所讓也,以為污,乃臨池而洗耳。宜扃岫幌,掩雲關。斂輕霧,藏鳴湍。截來轅於谷口,杜妄轡於郊端。於是叢條瞠膽,疊穎怒魄。或飛柯以折輪,乍低枝而掃跡。請回俗士駕,為君謝逋客。孔安國尚書傳曰:逋,亡也。晉灼漢書注曰:以辭相告曰謝。

文選考異
注“周宣王太子晉也”:何校“宣 ”改“靈”,是也。各本皆誤。
偶吹草堂:袁本、茶陵本“偶” 作“竊”。案:五臣作“竊”,善作“偶”,注皆有明文。二本不著校語,非也。唯此本為未誤,或尤校改正之。

注“皆銀印墨綬”:袁本、茶陵本“銀”作“銅”,是也。

注“江水東至會稽山陰為浙右” :陳雲似不當言為“浙右”,疑有誤也。案:陳所說最是,“右”當作“江”。考說文水部“浙”字下,與善所引字書文同,可證。“右”字必涉正文誤改也。

道帙長殯:茶陵本雲五臣作“擯 ”,袁本雲善作“殯”。何校“
殯”改“擯”。案:“長殯”與下 “久埋”偶句,“殯”字是矣。何改非。

□石摧絕無與歸 茶陵本雲五臣作“澗戶”,袁本雲善作“□石”。案:此與下“石逕 ”偶句,文必相迴避。各本所見“石”字,必傳寫誤,恐善自作“□戶”。

秋桂遺風:袁本、茶陵本“遺” 作“遣”,是也。何校“遺”改“遣”。

注“船舷也”:陳雲“船”上脫 “叩”字,是也。各本皆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