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選》文選卷第五十七

唯爾之存,匪爵而貴。孫卿子曰:君子無爵而貴,無祿而富。甘食美服,重珍兼味。臧榮緒晉書曰:湛族為盛門,性頗豪侈,甘食美服,窮滋極珍。臨終遺誓,永錫爾類。 毛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斂以時襲,殯不簡器。臧榮緒晉書曰:湛將沒,遺命小棺薄斂,不修封樹。禮記曰:延陵季子適齊,長子死,其斂以時服。漢書 曰:衣禪復為襲。誰能拔俗,生盡其養?孰是養生,而薄其葬?漢書曰:楊王孫家業千金,厚自奉,養生亡所不致。及病且終,曰:吾欲裸葬。淮南子曰:節財薄葬,簡服生焉。淵哉若人!縱心條暢。班固楊雄述曰:淵哉若人!實好斯文。傑操明達,困而彌亮。柩輅既祖,容體長歸。 周禮,小喪供柩輅。鄭玄曰:柩輅,載柩車也。周禮曰:喪祝掌大喪,祖,飾棺,乃載。鄭玄曰:祖為行始也。家語曰:顓孫師有容體資質。存亡永訣,逝者不追。鄭玄毛詩箋云:往矣,訣別之辭。論語,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望子舊車,覽爾遺衣。愊抑失聲,迸涕交揮。禮記曰:內人行哭失聲。家語,公父文伯卒,敬姜曰:二三婦,無揮涕。蔡邕陳仲弓碑曰:岩藪知名,失聲揮涕。非子為慟,吾慟為誰?嗚呼哀哉!論語曰:顏淵死,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子曰: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

日往月來,暑退寒襲。周易曰: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左氏傳,張趯曰:火中,寒暑乃退。孔安國尚書傳曰:襲,因也。零露沾凝,勁風淒急。慘爾其傷,念我良執。禮記曰:見父之執,不謂之進不敢進,不謂之退不敢退。適子素館,撫孤相泣。毛詩曰:適子之館兮。撫孤,羊舌氏叔向也,已見廣絕交論。前思未弭,後感仍集。賈逵國語注曰:弭,忘也。積悲滿懷,逝矣安及!嗚呼哀哉!

文選考異
譙人也:袁本、茶陵本“譙”下有 “國譙”二字,是也。此尤本脫。
辟太尉府:何校“府”下添“掾 ”字,陳同。案:此非也。袁本雲善無“掾”字。茶陵本失著校語,何、 陳誤依之。

仍為太子舍人:袁本、茶陵本無 “仍”字,是也。此尤本衍。

注“禮記曰人生二十曰弱冠”:袁本、茶陵本無此十字。案:此即尤誤取增多者。

注“視之如傷”:袁本“之”作 “民”,是也。茶陵本亦誤“之”。

注“曹子建楊德祖書曰”:何校 “楊”上添“與”字,陳同,是也。各本皆脫。

莫涅匪緇:案:“緇”當作“淄 ”,注引論語作“淄”,可證。後漢書皇后紀論“遂忘淄蠹”,章懷注云“淄,黑也”。座右銘“在涅貴不淄 ”注亦引“涅而不淄”,“淄”、“緇”同字耳,不知者誤改之也。袁本並善注改為“淄”字,大誤。

入侍帝闈:袁本、茶陵本“闈” 作“闥”。案;此無以考也。

注“而誰為”:袁本、茶陵本“ 為”下有“慟乎”二字。案:此尤校刪之也。

馬汧督誄並序 臧榮緒晉書曰:汧督馬敦,立功孤城,為州司所枉,死於囹圄,岳誄之。

 潘安仁

惟元康七年秋九月十五日,晉故督守關中侯扶風馬君卒。嗚呼哀哉!初,雍部之內屬,羌反未弭,而編戶之氐又肆逆焉。傅暢晉諸公贊曰:惠帝元康五年,武庫火。北地盧水胡、蘭羌因此為亂,推齊萬年為主。杜預左氏傳注曰:弭,息也。漢書,呂后曰:諸將與帝為編戶民。雖王旅致討,終於殄滅, 毛詩曰:王旅嘽嘽。而蜂蠆有毒,驟失小利,左氏傳,臧文仲曰:君無謂邾小。蜂蠆有毒,況國乎?俾百姓流亡,頻於塗炭。毛詩曰:人卒流亡。尚書曰:有夏昏德,民墜塗炭。建威喪元於好畤,州伯宵遁乎大溪。王隱晉書曰:解係為雍州刺史。又曰:朝廷以周處忠烈,欲遣討氐,乃拜為建威將軍。又曰:周處、解系與賊戰於六陌,軍敗,周處死之。孟子曰:勇士不忘喪其元。左氏傳曰:秦師夜遯。若夫偏師裨將之殞首覆軍者,蓋以十數;左氏傳,韓子曰:彘以偏師陷,子罪大矣!漢書曰:大將軍霍去病裨將侯者九人。漢書,谷永上書曰:齊客隕首公門,以報恩施。史記,齊使人說越曰:韓之攻楚,覆其軍,殺其將。剖符專城,紆青拖墨之司,奔走失其守者,相望於境。東觀漢記,韋彪上議曰:二千石皆以選出京師,剖符典千里。古樂府日出東南隅曰: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解嘲曰:紆青拖紫,朱丹其轂。漢書,比六百石以上,銅印墨綬。雲剖符專城,則青墨是也。墨或為紫,非。秦隴之僭,鞏更為魁,鞏,姓也,更,名也。漢書曰:羌煎鞏降。東觀漢記曰:羌什長鞏便。然更蓋其種也。尚書曰:殲厥渠魁。既已襲汧而館其縣。左氏傳曰:凡師輕曰襲。杜預曰:掩其不備。子以眇爾之身,介乎重圍之里;率寡弱之眾,據十雉之城。十雉,言小也。群氐如蝟毛而起,四面雨射城中。城中鑿穴而處,負戶而汲。漢書,賈誼曰:高帝功臣,反者如蝟毛而起。東觀漢記曰:上入昆陽,二公環昆陽城積弩射城,矢如雨下,城中負戶而汲。 木石將盡,樵蘇乏竭,芻蕘罄絕。漢書,李左車曰:樵蘇後爨,師不宿飽。晉灼曰:樵, 取薪也;蘇,取草也。毛詩曰:詢於芻蕘。毛萇曰:芻蕘,薪采者也。於是乎發梁棟而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