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選》文選卷第十

注“傅昭儀等皆慚”:袁本、茶陵本無此六字。

注“漢武故事曰衛子夫”下至“ 悅之”:袁本無此十九字。其善注作“衛趙已見西京賦 ”。案:袁本是也。茶陵本有,乃取西京賦注而復出也。彼全書於善雲已見者例如此,蓋尤所見本亦然,而誤依添耳。

注“廣雅曰鑒照也”下至“事由體輕”:袁本無此二十二字。案:袁本是也。茶陵本有,仍與此不同。說在上條。唯“廣雅曰鑒照也”六字,非取西京注,或當有。

掩細柳而撫劍:案:注云“方言曰掩止也掩與掩同”,蓋善“掩”、五臣“掩”而亂之。袁、茶陵二本不著校語,及尤所見,皆非。

注“終不肯行”:袁本、茶陵本 “肯”作“可”,是也。

注“不聽臣言”:袁本、茶陵本 “言”作“計”,是也。

注“昭王昭襄王也”:袁本作“ 暗主昭王也”。案:袁本最是。正文雲“主暗”而注云 “暗主”者,如上注云“敷教舉兵”,正文雲“教敷兵舉”之例也。茶陵本全刪此注,益非。

注“杜篤吊比干文曰”下至“豈忠諫之是謀”:袁本、茶陵本無此十八字。

注“無償趙王城邑”:袁本“邑 ”作“色”。案:“色”是也。茶陵本亦誤“邑”。

注“欲以擊柱”:袁本、茶陵本無“柱”字。

注“廣雅曰□坑也才性切”:袁本、茶陵本無此九字。案:蓋尤所見有。

身刑轘以啟前:袁本雲善作“先 ”,茶陵本作“先”,雲五臣作“前”。案:二本與尤所見不同也。但各本於注中皆雲“故曰啟前”,似善自作“前”字也。

注“國語單襄公曰”下至“惕覺寤而顧問”:袁本無此二十三字,茶陵本有。案:袁是也。善明雲“兵在頸已見東京賦”,茶陵復出,尤增多,皆於注末,所云不可通。

注“吾願得郡”:袁本、茶陵本 “郡”上有“一”字。案:有者是也,史記文。

注“地者遠近險易”:袁本“者遠近”作“有近遠”。案:袁本是也。茶陵本作“者近遠”,“者”亦“有”之誤。

注“羽屠鹹陽”:袁本“羽”下有“因”字,茶陵本有“西”字。案:有“西”字是也。史記文。

注“漢書曰韓延壽”下至“莫不流涕”:此一百十八字袁本、茶陵本無,因五臣同善而節去也。尤本有者是。

注“襄公之應司馬曰夷”:陳雲 “曰”當作“目”,是也。各本皆偽。

注“秦名天子冢曰長山”:案: “長”字當去。各本皆衍。水經注渭水下所引無,可證也。

注“過聽將作大匠解萬年”:袁本、茶陵本無“解”字。案:無者是也。

注“張晏漢書曰鞠”:案:“曰 ”上脫“注”字,見下,“鞠”當作“鞫”。各本皆偽。

注“一曰勒毛萇詩傳注曰勒告也 ”:陳雲“注”字當在上。“張晏漢書”下兩“勒”字,並當作“鞠”,所引乃采虬三章傳,是也。各本皆偽。

注“左氏”:陳雲下當有“傳” 字,是也。各本皆脫。

注“王莽奏曰”下至“故爵稱天子”:袁本、茶陵本無此十四字。

注“始皇南山之巔”:陳雲“南 ”上當有“表”字,是也。袁本亦脫。茶陵本全刪此注,益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