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選》文選卷第十二

文選考異
咨五才之並用:案:“才”當作“ 材”。善注中引左傳,各本皆作“材”可證也。袁本所載五臣向注作“才”,茶陵本已刪。度其所刪,亦必是 “才”耳。皆不著校語,與尤本同為以五臣亂善。
注“東別為沱”:袁本作“已見上文”,是也。茶陵本復出,與尤同誤。

注“說文曰沬”:案:孝說文此字從“末”,但善難蜀父老音“
妹”,顏師古音漢書亦然。又索隱雲音“妹”,又音“末”,唯小司馬又音為從“末”耳。然則在當時往往從“未”作矣。善引說文多不合,當仍其舊。又案:蜀都賦善音“武蓋反”,亦從“未”也。

注“信陵縣西二十里”:案:“ 信”當作“江”,郡國志所載荊州南郡江陵縣也。各本皆偽。

注“應劭漢書地理志曰”:何校 “志”下添“注”字,陳同。今案:此下所引皆班志文,蓋善元作“應劭漢書地理志注曰:沅水出牂柯,漢書地理志曰”云云,今各本脫“注”下十二字而不可通也。引應“沅水出牂柯”,與上引“山海經出象郡”異說,正下文“入沅,水經雲入江”之例。

注“在廣陵興縣”:何校“興” 改“輿”,是也。各本皆偽。

注“山名安地德者也”:案:“ 山名”當作“名山”,各本皆倒。

注“悰”:案:此五臣音,茶陵本有“昨宗切”,在注中,水聲也。下乃善音,袁本亦誤去,與尤本皆非。

注“開達山南”:何校改“開” 作“闇”,是也。各本皆偽。陳雲一作“闇”,今未見。

注“音伏”:袁本、茶陵本無此二字。案:無者非也。說見前。

注“音學”:袁本、茶陵本無此二字。案:無者非也。說見前。凡以後放此者,不悉出。

注“客”:案:此五臣音也。茶陵本雲五臣作“硌音客”,袁本作“硌音客”,用五臣也。雲善作“硞”。考集韻二十一麥有“硞克革切”,雲“礐硞”,水激石不平貌。然則上“力隔”二字,乃真善“硞”字音,必本是注末有“硞力隔切”云云也。各本皆誤系之於“
礐”字下,而尤本又以五臣“硌” 字音音“硞”,益不可通。

注“楚人名淵曰潭府”:袁本“ 府”下有“已見上文”四字。案:此尤誤刪也。潭,句絕,“府已見上文”五字為一句,謂海賦“水府之內” 引劉劭趙都為注也。茶陵本亦誤與此同。

注“宏”:袁本、茶陵本作“汯音宏”三字,在注末,是也。

注“似□胎渾混”:袁本、茶陵本“混”作“沌”,下皆同,是也。陳雲當作“沌”。

注“孕婦三月而□胎”:袁本、茶陵本無“胎”字。案:此精神訓文也。今本作“三月而胎”,必善所引者作“□”,尤延之校改,遂誤兩存。

注“大浪踴躍”:袁本、茶陵本 “踴”作“踽”,是也。

注“叫”:案:此五臣音。茶陵本雲五臣作“澆音叫”。袁本作“澆音叫”,用五臣也。又雲善作“繞”。蓋善不為“繞”字作音,尤衍,甚非。

注“漰渤水聲也”:袁本、茶陵本此下有“渤蒲沒切”四字,是也。

注“臨海水土記曰”:袁本、茶陵本無“臨海”二字。案:以下所引皆作“臨海水土物志”,疑“記曰”當作“物志”二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