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選》文選卷第十二

注“式染”:袁本、茶陵本作“ 閃式染切”,在注末,是也。

注“說文曰髣佛”:袁本、茶陵本作“仿佛”。案:二本是也。尤所改非,下引楚詞仍未改可證,說見上。又甘泉賦,漢書作“仿佛”,二注所引說文字亦在“□”部,但善引說文多不合,未必與顏同作“仿佛”也。

注“勞”:袁本作“音勞”二字,在注中“澇大波也”下,是也。茶陵本誤,與此同。

注“楚乙切”:袁本無此三字。茶陵本在“沏摩也”上作“楚兩切”。案:茶陵本最是也。此善“磢”字之音,正文下“楚爽”二字,乃五臣音,尤本誤倒入下文,改“兩”為“乙”,失之矣。

注“鑊”:袁本、茶陵本作“濩音鑊”,在注末,是也。

注“敖”:案:此五臣音,茶陵本有“牛高切”,在注末“□”字下,乃善音。袁本亦誤去,與尤本皆非。

注“其人黑齒也”:茶陵本“黑齒”作“齒黑”,無“也”字。案:“齒黑”是也。袁本亦誤與此同。

爾其為大量也:袁本、茶陵本無 “為”字。案:此無可考也。

注“虛也”:袁本、茶陵本作“ 天墟”,下有“音區”二字,正文下無“音虛”二字。案:此尤用今爾雅改,其實非善意也。今爾雅郭讀“虛 ”如字,不得引以注此賦,必他家讀為“墟域”之“墟 ”,故曰“音區”。又“天”字,善因是釋天文而增之,如下引“析木謂之天津”,“天”字亦本文所無,何雲注誤,未得其解。

注“莫泠”:袁本、茶陵本作“ 溟莫泠切”,在注末,是也。

注“烏”:袁本、茶陵本作“惡音烏”,在注末,是也。

突扤孤游:袁本、茶陵本“扤” 作“杌”,是也。注同。

注“七鄧”又注“鄧”:袁本、茶陵本作“蹭七鄧切蹬音鄧”,在注中“失勢之貌”下,是也。

鬐鬣刺天:案:“鬐”當作“鰭 ”。考善注引上林賦注,各本皆作“鰭”,而袁本、茶陵本於所載五臣濟注則作“鬐”,截然有別,唯不著校語,為以五臣亂善,尤本所見亦然,皆非也。又江賦“ 揚鰭掉尾”正文不誤,而注引上林為“鬐”,亦因二本用五臣作“鬐”相涉,而轉輾致偽也。

注“盧”:袁本、茶陵本作“音盧”二字,在注中“謂之□□”下,是也。

注“詭異也”:袁本、茶陵本無此三字。案:無者是也。以二本考之,乃五臣銑注,尤本誤系之於善耳。

見喬山之帝像:案:“喬”當作 “橋”。考善注引史記,各本皆作“橋”,而袁本、茶陵本於所載五臣良注則作“喬”,截然有別,唯不著校語,為以五臣亂善,尤本所見亦然也。

群仙縹眇:何校“縹”改“瞟” ,注同。案:所改是也。善作“
瞟”,注“瞟眇,遠視之貌”,引魯靈光殿賦“瞟眇”證之。五臣作“縹”,向注“縹眇,高遠貌”。各本皆以五臣亂善而不著校語,唯注引“ 忽瞟眇”句未偽也。

芒芒積流:袁本、茶陵本“芒芒 ”作“茫茫”,是也。

注“李尤翰林論曰”:陳云:案 “尤”當作“充”,見晉書文苑傳,與東漢李尤時代敻殊。今案:所校是也。李尤遠在木前,亦不撰翰林論。各本皆偽。

江賦釋名曰:江者,公也,出物不私,故曰公也。風俗通曰:江者,貢也,為其出物可貢。晉中興書曰:璞以中興,三宅江外,乃著江賦,述川瀆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