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卷五十七 志第四十七



《演千字文》五卷

《黃初篇》一卷

《吳章篇》一卷

《音隱》四卷

《難要字》三卷

《覽字知源》三卷

《字書》十卷

《敘同音》三卷

《桂苑珠叢略要》二十卷

《古今八體六文書法》一卷

《古來篆隸詁訓名錄》一卷

《筆墨法》一卷

《鹿紙筆墨疏》一卷

《篆書千字文》一卷

《今字石經易篆》三卷

《今字石經尚書本》五卷

《今字石經鄭玄尚書》八卷

《三字石經尚書古篆》三卷

《今字石經毛詩》三卷

《今字石經儀禮》四卷

《三字石經左傳古篆書》十二卷

《今字石經左傳經》十卷

《今字石經公羊傳》九卷

蔡邕《今字石經論語》二卷

曹憲《爾雅音義》二卷

又《博雅》十卷

《文字指歸》四卷

劉伯莊《續爾雅》一卷

顏師古注《急就章》一卷

武后《字海》一百卷(凡武后所著書,皆元萬頃、范履冰、苗神客、周思茂、胡楚賓、衛業等撰。)

李嗣真《書後品》一卷

徐浩《書譜》一卷

《古蹟記》一卷

張懷瓘《書斷》三卷(開元中翰林院供奉。)

又《評書藥石論》一卷

張敬玄《書則》一卷(貞元中處士。)

褚長文《書指論》一卷

張彥遠《法書要錄》十卷

弘靖孫,乾符初大理卿。

裴行儉《草字雜體》(卷亡。)

荊浩《筆法記》一卷(浩稱洪谷子。)

二王、張芝、張昶等書一千五百一十卷(太宗出御府金帛購天下古本,命魏徵、虞世南、褚遂良定真偽,凡得羲之真行二百九十紙,為八十卷,又得獻之、張芝等書,以"貞觀"字為印。草跡命遂良楷書小字以影之。其古本多梁、隋官書。梁則滿騫、徐僧權、沈熾文、朱異,隋則江總、姚察署記。帝令魏、褚卷尾各署名。開元五年,敕陸玄悌、魏哲、劉懷信檢校,分益卷秩。玄宗自書"開元"字為印。)

唐書王方慶《寶章集》十卷

又《王氏八體書范》四卷

《王氏工書狀》十五卷

玄宗《開元文字音義》三十卷

張參《五經文字》三卷

唐玄度《九經字樣》一卷(文宗時待詔。)

顏元孫《乾祿字書》一卷

歐陽融《經典分毫正字》一卷

李騰《說文字源》一卷(陽冰從子。)

僧慧力《像文玉篇》三十卷

蕭鈞《韻音》二十卷

孫愐《唐韻》五卷

武元之《韻銓》十五卷

玄宗《韻英》五卷(天寶十四載撰,詔集賢院寫付諸道採訪使,傳布天下。)

顏真卿《韻海鏡源》三百六十卷

李舟《切韻》十卷

僧猷智《辨體補脩加字切韻》五卷

右國小類六十九家,一百三部,七百二十一卷。(失姓名二十三家,徐浩以下不著錄二十三家,二千四十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