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卷二十八下 志第十八下



變差三十,秒五十三。

象算九十一,餘二百三十八,秒三十四,微分五十四。

爻算十五,余百六十六,秒三十九,微分九。

△辰星

終率三十五萬二千二百七十九,秒七十二。

終日百一十五,餘二千六百七十九,秒七十二。

中合日五十七,餘二千八百五十九,秒八十六。

變差百三十六,秒七十八。

象算九十一,餘二百四十四,秒九十八,微分六十。

爻算十五,余百六十七,秒四十九,微分七十四。

辰法七百六十。

秒法一百。

微分法九十六。

置中積分,以冬至小余減之,各以其星終率去之,不盡者,返以減終率;余滿通法為日,得冬至夜半後平合日算。各以其星變差乘積算,滿乾實去之;余滿通法,為日。以減平合日算,得入歷算數。皆四約其餘,同於辰法。及以一象之算除之,以少陽、老陽、少陰、老陰為次,起少陽算外。余以一爻之算除之;所得命起其象初爻算外,得外入爻算數。

○五星爻象歷

以所入爻與後爻損益率相減,為前差;又以後爻與次後爻損益率相減,為後差;二差相減,為中差。置所入爻並後爻損益率,半中差以加之,九之,二百七十四而一,為爻末率,因為後爻初率。(皆因前爻末率,以為後爻初率。)初、末之率相減,為爻差。倍爻差,九之,二百七十四而一,為算差。半之,加減初、末,各為定率。以算差累加、減爻初定率,(少象以差減,老象以差加。)為每算損益率。循累其率,隨所入爻損益其下進退積,各得其算定數。(其四象初爻無初率,上爻無末率,皆置本爻損益率四而九之,二百七十四得一,各以初、末率減之,皆互得其率。)

各置其星平合所入爻之算差,半之,以減其入算損益率。損者,以所入余乘差,辰法除,並差而半之;益者,半入余,乘差,亦辰法除:皆中所減之率。乃以入余乘之,辰法而一。所得以損益其算下進退,各為平合所入定數。

置進退定數,(金星則倍置之。)各以合下乘數乘之,除數除之。所得滿辰法為日,以進加、退減平合日算,(先以四約平合余,然後加減。)為常合日算。

置常合日先後定數,四而一,以先減、後加常合日算,得定合日算。又四約盈縮分,以定合余乘之,滿辰法而一。所得以盈加、縮減其定余,加其日夜半日度,為定合加時星度。

又置定合日算,以冬至大小余加之,天正經朔大小余減之。(其至朔小余,皆先以四約之。若大余不足減,又以爻數加之,乃減之。)余滿四象之策除,為月數。不盡者,為入朔日算。命月起天正、日起經朔算外,得定合月、日。(視定朔與經朔有進退者,亦進減、退加一日為定。)

置常合及定合應加減定數,同名相從,異名相消;乃以加減其平合入爻算,滿若不足,進退爻算,得定合所入。乃以合後諸變歷度累加之,去命如前,得次變初日所入。如平合求進退定數,乃以乘數乘之,除數除之,各為進退變率。

五星變行日中率、度中率、差行損益率、歷度(乘數、除數)

○歲星

合後伏:十七日三百三十二分,行三度三百三十二分。先遲,二日益疾九分。歷,一度三百五十七分。(乘數三百五十,除數二百八十一。)

前順:百一十二日,行十八度六百五十六分。先疾,五日益遲六分。歷,九度三百三十七分。(乘數三百五十,除數二百八十一。)

前留:二十七日。歷,二度二百二十分。(乘數二百六十七,除數二百二十一。)

前退:四十三日,退五度三百六十九分。先遲,六日益疾十一分。歷,三度四百七十五分。(乘數四百七十,除數四百三。)

後退:四十三日,退五度三百六十九分。先遲,六日益遲十一分。歷,三度四百七十五分。(乘數五百一十,除數四百六十七。)

後留:二十七日。歷,三度二百一十分。(乘數二百七十,除數二百二十二。)

後順:百一十二日,行十八度六十五分。先遲,五日益疾六分。歷,九度三百三十七分。(乘數二百六十七,除數二百二十七。)